巫九 作品

第19章 武装到牙齿的院子

 天空飘着小雪,钱不愁牵着自己的马,走在街道上。

  搜刮完夏府后,他便与府衙的通判老爷商议,该如何补偿七位身亡捕快的后事。  那七位捕快,跟随钱不愁办事多年,他自然想给他们多争取一些府衙的补偿。  按照大周律法,因公伤亡的捕快,每人补偿三十两白银,有子者,可承袭捕快职位。  通判大人的意思是,每户给个十两银子就行了,当然,给上面报账,得多报一些,就称每户给了五十两。  对此,钱不愁没法反驳,因为通判老爷,是他的直属上司。  马背上,装着七个袋子,里面装满金银珠宝。  这是他分润得来的那一箱,拿出一半,分作七份。  很快,他便来到一间破旧小屋前,门口,坐着一个瞎眼老太太。  老太太手中拿着拐杖,伸手往前摸着:“旭儿,旭儿,是你回来了吗?”  “秦大娘,是我。”钱不愁爽朗的声音响起,他哈哈大笑:“刘旭那孩子,得了朝廷贵人赏识,进了京城当差。”  “任务来得急,就先赶去京城了,特地让我过来,给大娘送些钱财,等回头接您去京城享福呢。”  “钱捕头?”秦大娘闻言,脸上露出欣喜之色,道:“当真?”  “当真。”钱不愁说着,取下马背上的一袋金银,递到秦大娘手中。  秦大娘接过袋子后,掂量一下后,愣住了,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钱捕头,这是多少银子啊?”  “算下来,怕是得有百两白银。”钱不愁开口道:“都是京城那位贵人赏的。”  哐当。  口袋中的金银,掉落在地,秦大娘已经意识到了什么,她双手在前面抓着什么,拿起拐杖,这才颤颤巍巍站起:“钱捕头,我家旭儿,是不是出事了?”  钱不愁沉着脸,却是挤出笑容,哈哈大笑:“怎么会呢,那小子……”  “老婆子我是眼瞎了,但心没瞎。”秦大娘微微颤抖,说道:“咱们大周衙门,送钱都求不来好差事,哪有给了好差事,还赏钱的道理?”  “旭儿是不是出事了。”  “钱捕头,您别骗我。”  钱不愁知道,秦大娘丈夫早亡,日夜缝补衣服,独自一人,赚取一点铜钱,将刘旭养大。  他也怕对方承受不了打击,才不敢之言。  见对方都说到这个份上,他只能咬牙点头:“秦大娘,您放心,以后整个府衙的捕快,都是您儿子。”  “都给您尽孝养老。”  秦大娘抓住了钱不愁的手:“我儿,是怎么死的?”  钱不愁如实道:“死在妖魔手中。”  “我儿,死得勇敢吗。”  “嗯,很勇敢。”钱不愁自然不知道地牢发生的一切,进去后只看到了一堆烧焦的碎肉。  他也清楚,对于自己这样的普通人,遇到妖魔,谈什么勇敢。  但他只能给老太太藉慰。  “勇敢就好,也不枉白来人世走一遭。”秦大娘说完,跌跌撞撞,摸着往破旧小屋走了进去,也不顾地上的金银。  钱不愁叹了口气,将地上的钱财捡起,重新送进屋。  看秦大娘失魂落魄的坐在衣柜前,拿出刘旭生前的一件件衣物。  从刘旭出生,到长大成人,所有衣服,都还留着。  初生的童服,到青年时期的布杉,以及如今的差服。  秦大娘抚摸着衣服,仿佛摸着刘旭般,喃喃自语:  “这孩子笨得紧,三岁才会叫娘,还未学会叫爹,爹就去世了。”  “打小身体就不好,花了不少汤药钱。”  “我便请人教他练些拳脚,想着他身体能好些。”  “没想到他要去衙门做捕快,还声称这样做,就没人敢看不起咱们是孤儿寡母。”  听着老太太的喃喃自语,钱不愁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他叹了口气,悄悄将钱财放到床边,这才走出。  这样的事情,他还要经历六次。  他一家家寻上门,有的家庭,听闻此讯,哭得昏天黑地,垂足顿胸。  更有甚者,大骂钱不愁,凭什么死的是自己儿子,是自己丈夫,是自己兄弟。  而不是其他人。  为什么他们就得死。  为什么死的不是钱不愁。  对此,钱不愁只能沉默不语。  终于,到了最后一家,是孙捕快家。  他就只有一位妻子,钱不愁推门走进院子,可没想到,屋内,却传来一阵响动。  钱不愁推门进屋,却看到,孙捕快的妻子,正和一个赤身男子,慌张穿衣。  见进屋的是钱不愁后,女子这才慌张说道:“头,头,这事您千万别告诉我家老孙,我……”  钱不愁今日见了太多悲欢离合,只是说道:“孙捕快死了,我是来通知你的。”  “啊?”女子的这一声,三分惊,七分喜。  “死了?死了好,死了好啊。”旁边的情夫竟是下意识感叹了一句。  原本准备离去的钱不愁,目光锐利的看向此人:“你说什么?”  此人意识到自己说错话,改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