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弱冠之礼(第2页)

 

看刘三郎还是不太懂,张平安继续道:“虽然我和他同窗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我知道此人是很有些韬略的,如果他一直以赘婿的身份在官场混,纵使他有滔天本事,也会被人瞧不起,只不过是岳家的一枚棋子罢了,还是能随时被踢出门的那种,我想他肯定不甘心!

 

这人一旦不甘心了,便会想方设法改变身份,最好的办法便是打破秩序,一切从头再来,所以大姐夫你猜他会怎么做?”

 

“你的意思是,他会投靠周大人?可是朝廷派他来就是让他辖制周大人的啊?他这样做,另一个监军会同意吗?同在前线,另一个监军不可能不知道”,刘三郎思考着。

 

张平安轻笑摇头,要是大姐夫看过现代的碟中谍,计中计,就不会这么惊讶了,起身道:“那就要看我那位同窗赵仁之他是怎么解释的了,王监军虽然精明,但若连环计和反间计用的好,也保不齐会被蒙住,事情没这么简单的!”

 

“我大概懂了一些了”,刘三郎消化半晌后,才点头憨声道。

 

阮三对于传话这事确实擅长,办事效率很高。

 

黄知府收到消息后也很知趣,没两日便托人送了信过来,说自己身体抱恙,恐不能前来帮忙加冠,信中一再道歉。

 

并让张平安赶紧再找其他人帮忙。

 

还顺道捎了礼物过来,是一方上好的砚台,以表祝贺!

 

这让张平安心里很过意不去,算是欠了黄大人一个人情了!

 

一晃几日过去,终于到了七月五日这天。

 

张平安知道今日周大人会过来,提前便安排了人在城外十里亭处等候。

 

本来想自己亲自前去迎接的,又怕显得太刻意,加上周大人为人也不在意这些虚礼,便作罢了!

 

谁知这一等,派去的人从太阳刚出来一直等到日头快落山,才等到人。

 

刘三郎和阮三急的不行,生怕周大人有事耽搁来不了,那就麻烦了!

 

好在虚惊一场!

 

周子明是带着人骑马过来的,身处全副铠甲和披风,显得风尘仆仆。

 

张平安见到后,这一刻确实是十分感动的。

 

不管周大人出于什么原因一直对他示好,但论迹不论心,周大人对他确实是照拂颇多。

 

“各位将军,一路过来辛苦了,里面请!”张平安拱手行礼,高声道。

 

周子明点点头,也没多话,带着手下人利落的下马后跟着张平安进了府衙。

 

倒是其他副将,对张平安态度挺热情。

 

还夸了夸汝南府的繁华。

 

“城中街道整洁,秩序井然,买卖人往来有序,一看就是张大人治理有方”,有副将夸道。

 

其他人纷纷应是。

 

武将说话嗓门高,你一言我一语的,倒显得气氛很热烈。

 

此时天色渐晚,张平安和众人寒暄后便直接吩咐摆饭。

 

席上众人只浅酌两杯,并不多喝。

 

看得出都是周子明的嫡系心腹,说话也比较随意,并不太拘谨。

 

有人调侃道:“张大人可是第一个得我们主帅亲眼,帮忙加冠的人呢,今日一见,果然一表人才!”

 

话里话外其实也是在敲打张平安,要记得周子明的恩情。

 

张平安哪儿能听不懂,举起酒杯,敬了众人一杯,笑道:“在下惭愧,不知何德何能承蒙周大人青睐,只能先在这里敬诸位一杯薄酒,聊表心意!”

 

周子明话不多,但举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其他人自然也纷纷举杯,很给面子。

 

一顿饭宾主尽欢!

 

吃完饭后,晚上各人很快便各自歇下,张平安预料中的秉烛夜谈也并没有发生,倒有些让他摸不着头脑。

 

一夜过后,第二日便是正式的加冠礼了。

 

是在提前布置好的正堂举行。

 

儒家强调“冠者,礼之始也”,旨在通过礼仪训练培养读书人“孝、悌、忠、顺”的品德。

 

因此加冠礼对于男子来说十分重要,尤其是步入官场的读书人。

 

提前邀请的宾客没有不到的,现场十分热闹,但并不喧哗。

 

加上有周子明这个主帅前来帮忙加冠,更显得这场仪式十分隆重。

 

不看僧面看佛面,前来祝贺的人基本都是捡好听的话说。

 

祭拜过天地、祖宗以后,就开始三加冠。

 

首先是黑色粗布冠,旁边有人高声唱着祝词“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

 

寓意告别童稚,要开始承担作为成年人的责任。

 

二加鹿皮冠,祝词是“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

 

寓意从今往后要端正威仪,修身慎行。

 

三加爵弁冠,也是最隆重的一冠,乃赤黑色礼冠加浅红色纁裳。

 

是由周子明亲自唱的祝词:“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俱在,以成厥德。”

 

声音清冷又威严,现场霎时一片寂静。

 

此冠寓意正式获得成人资格,可参与宗庙祭祀。

 

看着周子明平静又深沉的眼神,张平安心中瞬间拂过千万思绪。

 

嘴巴不由动了动,想说什么,最后还是什么也没说。

 

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就好!

 

加冠以后,下一步便是醴礼,由所有来的宾客向冠者敬酒,冠者浅尝酒水后,象征被成人社会接纳。

 

因为知道只是走个流程,倒也没什么人死命劝酒,张平安浅尝几口后,便放下了酒杯,一点儿也没醉。

 

随后是取字,是由周子明亲自取的,字“靖边”,出自《左传》靖乱安邦一句。

 

其中期待可见一斑,这个字一听就带有浓浓的家国情怀。

 

张平安说实话还有点不习惯,他简直不能想象以后别人叫他靖边的样子。

 

一个名字就好像寓意新生一样,即将要走入人生的另一阶段。

 

最后一步是见尊长,需要给宗族长辈、母亲、师长等行礼。

 

但因为都不在,这一步便简化了。

 

只给来的宾客中德高望众之人行了一礼替换,由长者给予生辰礼。

 

这就算礼成了!

 

从今往后,便是真正的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