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天王星行动-纠结的曼施坦因(第2页)
说实话,曼施坦因那边也不容易,保卢斯并不知道近一段时间曼施坦因也非常的着急。
深夜,在梅什科瓦河畔的指挥部内,曼施坦因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博克元帅则一直默默的将各方面的情报汇总给他,两人配合的确实不错,老元帅让曼施坦因轻松不少。
至于顿河集团军,他确实集结了七万人,300辆坦克和数百门火炮,这比他预想的要好上许多,但这支部队与包围圈中日益增长的苏军部队来说,完全就是小巫见大巫的水平。
他的坦克大多数都是老旧型号,难以抵抗苏军改良火炮,炮弹,装甲后的t-34,以及新式的t-34-85,步兵师甚至很多都是二线保安师临时拉上来凑的部队,战斗力堪忧。
而部队所拥有的弹药也不算足够,根本不足以支持高强度,持续性的突破战。
更别提根据侦查报告,罗科索夫斯基的顿河方面军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遥相呼应,他们就像一堵不断加厚的钢铁城墙,横亘在他与保卢斯之间,苏军还拥有内线优势,可以随时调动预备队封锁缺口。
…因此,曼施坦因心中有一个冷酷的计划,第六集团军被围困的时间还不够长,他们还有一定的组织度和战斗力,还可以再坚持一段时间,再给顿河集团军一些争取援军的时间。
德军只有一次机会可以发动进攻,这次进攻必须猛烈迅速并且抓住苏军的痛点。
而且德军士兵们心中对于突围还是有非常大的渴望,这种渴望随着时间流逝会被慢慢积累,保卢斯此时肯定也有很大的压力。
这也对于曼施坦因来说还挺有利的,他清楚只有足够的压力能逼迫保卢斯。
毕竟保卢斯是个非常听话的将领,曼施坦因不想在他全力撕开包围圈缺口时,保卢斯突然接到元首的抽风命令然后一动不动。
那样所有的努力全都前功尽弃,至少第六集团军得撤出来一部分。
然而,保卢斯一日数封的求救电报,如同催命符,字字泣血,曼施坦因明白里面的情况一定非常糟糕,不然不可能让他如此急切,最高统帅部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曼施坦因这两天在指挥部几乎是彻夜难眠,陷入包围圈的第六集团军几乎成了他天天都挂念的事,他深知,每晚一天,包围圈内的德军士气就会低一些,就会有很多的士兵因为‘等待’时机生病或者病死。
但他更清楚,如果为了‘道义’去仓促行动,葬送这支宝贵的救援力量,不仅救不了保卢斯还会让整个南线的局势瞬间崩盘。
为了最后的胜利,曼施坦因必须要冷酷一些,他内心的职业军人的理智和对于全局的判断一直在压制着内心的情感。
对于保卢斯的求援报告,他也只能一直拖,将救援的力量给拖出来。
同时继续催促最高统帅部,给调一支真正能打的部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