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讨论学问

 来时的路上,秦扶清就对老师说了自己的想法。

  石明卓生性桀骜不驯,指望他来道歉,又是在他的主场石家,简直难如登天。

  秦扶清也不稀罕一两句道歉,对他来说,擒贼先擒王,把石明卓揍一顿,就能把校园霸凌的苗头扼杀掉,所以他打这场架,就这么简单。

  至于故意让石明卓把自己打出明显的伤,又在山长面前装弱势,是怕真把石明卓打出好歹来,石家会找到他家中去。

  他不想把家里人牵扯进来。

  如今得到石家一百两的赔偿后,秦扶清也没清高地觉得不该要这个钱。

  石家有的是钱,既然拿给他了,那就是他该得到的。

  钱有了,麻烦也没了,一石二鸟的事。

  秦扶清才懒得继续和石明卓牵扯不清。

  石堰山并没有在这件事上多费心思,他对秦扶清道:“你不是想要借书吗?到我院里坐一坐吧。”

  此事秦扶清拿主意,娄雨贤也没再搅闹,见石堰山也像是读书人的打扮,又说什么借书,好像与弟子早就相识,心中疑惑,也跟了过去。

  石堰山的别院,比娄雨贤住的宅院还要大,里面小桥流水,竹林掩映,楼阁里摆放着一张焦尾琴,秦扶清都能想象到他一身羽衣坐在琴台前弹奏的样子。

  注意到秦扶清的眼神,石堰山道:“想弹?”

  秦扶清摇头:“我不会。”

  “嗯,那就不弹。”

  娄雨贤:“……”

  他很少来石家,知道石堰山,也只是听闻名字,知道些许事迹,却无法把名字和人脸对上。

  先前只是听说石堰山效仿魏晋七贤,有避世隐居之意,其人容貌昳丽,宛若好女,性子古怪。

  如今亲眼见了,相处过,才觉得传闻有些道理。

  石堰山不怎么爱说话,也不喜主动挑起话题。

  按关系来说,他该叫娄雨贤一声妹夫,可从始至终,只与秦扶清说话,对娄雨贤只有淡淡的眼神交汇,并不曾主动交谈。

  娄雨贤心想,人家是主人,他一个客人,主人不语,他一个客人上赶着找话题,岂不是没话找话?

  干脆也不说话。

  石堰山的书房是栋木制小楼,四周环水,过桥才能到藏书楼里。

  外面的横梁可见滑索和木桶,都是为防火做的措施。

  进了书楼,秦扶清就如同老鼠掉进米仓。人在古代,他长这么大都没见过这么多的书,这时候书籍昂贵,老师为了买书,都要掏空家底,不得不额外收徒养家,也才两个木架的书。

  可石堰山的书房里,足足两层楼,都是书。

  从竹简到羊皮纸,从发黄的老旧麻纸到干净些的纸页。

  就连娄雨贤都动容道:“好多古籍!”

  石堰山道:“有些是孤本,恕不外借,只能在楼内阅览。”

  二人这才有了第一句对话。

  “这是五臣注本的《杨子法言》?”娄雨贤在身上擦擦手汗,视若珍宝地掀开书页。

  秦扶清凑过去看,“老师,杨子是哪位先贤?”

  “杨子原名杨朱,是战国时期的重要人物,百家争鸣,杨子的思想足与墨家儒家相抗衡,只可惜其思想并不为当时其他先哲所接受,其着作几经战乱,到如今也少有流传于世,未曾想,竟然能在石家藏书阁一见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