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橘子洲头 作品

第158章 节目组抵达山城

 走水化龙? 

 风水堪舆方面的专家学者孙道明眼睛一亮。 

 “林道长这倒是和我想到一起去了!” 

 “久旱不雨,再加上云汽不生,这是龙属孕育龙门的一个阶段啊。 

 在这之后,便是大雨连月,汛涝成河,一路走水入海,鱼跃龙门了! 

 山城位于嘉陵江和长江交汇之地,确实是一个滋生龙属的好地方。 

 加上又是直辖市,国运昌隆。 

 寻常的小精怪在这种地方无法存活,但也恰是如此,一旦出现精怪,那就不是小打小闹啊! 

 林道长所说的,很有道理!很有道理!” 

 两个非气象专业的人就这样聊了起来。 

 越聊越是觉得,这个山城里面很有可能孕育着准备走水的精怪。 

 而且极大可能是龙属,因为龙属的精怪,天生具有御水的能力。 

 其他属性的精怪,虽然也有能够控制水的,但是都不如龙属这样,诞生就十分强大。 

 再结合山城的政治位置,作为坐镇西南的国运大本营,龙气缠绕,其他属性的精怪几乎没有生存的余地。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越是分析,越是确信。 

 其他几位专家都面面相觑,听着他们两个人在聊,中途陈晓插了一句话,说道: 

 “看来在玄学领域,我们山城遇到的这种情况,有一种曾经出现过的例子。 

 如果说按照我们玄学方面来讲,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置呢?” 

 林天说道:“第一种方式是在精怪走水之前,找到这个精怪,将它铲除。 

 第二个呢,是找到潜藏的水汽,将这些水汽提前释放,之后再找精怪。 

 实际上我们之前的催雨弹,虽然都已经打歪了,但阴差阳错之下,应该是释放了一部分的水汽。 

 这样,虽然降水没有集中在我们山城,而是去了其他四周。 

 而且因为种种原因,并不是正常的降雨,而是带来了一定的灾害。 

 但是这四次降雨,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这种积郁的灾情和水汽。” 

 陈晓说:“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有两个办法,第一个是找到这所谓的精怪,并且在物理层面上消灭它。 

 第二种呢,就是找到这些潜藏的水汽,就是说我们多打几把催雨弹,将这些水汽,不管是不是落在山城,都把它给落下来。 

 除了这两种方法之外,我们还有没有第三种办法呢? 

 因为我们前几次的催雨,已经给周边的地区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很多地区的民众都已经向我们节目组进行反映,说千万不要再有第五次了。 

 毕竟马上就到了秋收的季节,如果冷不丁再来一个冰雹或者狂风的话,会对秋收造成很恶劣的影响。” 

 山城边上就是天府之国,西南的粮仓,你要是打歪了,离得近一些,落在山城的边缘还好。 

 要是差了十万八千里,直接降在了天府之国境内,这就已经是省级的交涉范围了。 

 林天说:“我们不一定非要盯着第二种办法。 

 其实相对来说,找到这种精怪并不难。” 

 只需要林天开了灵眼,稍微一看,站在山城的高处,就能够很清晰的看到整个山城风水气运走向。 

 平常的时候,林天自然不能随便去窥探这种大城市的风水气运。 

 但现在有着朝廷的背书和许可,再这样看起来,就是名正言顺。 

 孙道明说:“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找到一个可能只有巴掌大,甚至可能只有我们手指大小的一个精怪,是十分不容易的。 

 别看它能引动这么大的水汽,但是精怪的能力和它的大小并不成正比。 

 第一种办法很难,第二种办法呢,刚才主持人也说了,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 

 所以呢,我还有第三种办法。” 

 大家都在听孙道明说。 

 孙道明整理了一下语言,继续说道:“众所周知,龙属之所以要化龙。 

 就是为了得到天地的承认,把自己由精怪转化为天地之间正统的一个龙类。 

 而龙类呢,是天生的各种河流、海域的王者,所以拥水流入海,是他们向天地证明自己能统御这么多的水汽的一种办法。 

 但是除了走水跃龙门化龙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化龙。 

 那就是得到朝廷的承认,就是说,诏安。 

 历朝历代,在经历了水灾,或者是旱灾之后,都会在当地进行一个祭祀,去册封一下新的龙王,新的土地爷。 

 去保佑庄稼风调雨顺。 

 所以我们不需要去找到它,也不需要去大费周章的继续人工降雨。 

 只需要在山城边缘,给它立一座庙,我们册封这一个不知名的精怪,为我们山城本地的一个守护神。 

 这样,受到朝廷龙气的吸引,它自然而然就会来到这座庙内,接受册封。” 

 “竟然还有这种说法?”其他专家学者和主持人都纷纷感叹,真是开了眼界,不过陈晓还是说了一句: 

 “这样听起来就

好像这个所谓的精怪,就和宋江一样啊,大吵大闹,其实就是为了朝廷的招安。 

 如果它并不接受朝廷的招安,而是一心去化龙走水呢? 

 这种可能性很大吗?” 

 孙道明说:“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因为精怪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而且我们不能以人的想法去揣测精怪的一个想法。 

 如果这个精怪在诞生,或者说成长的途中,遭遇过人类的伤害,或者说对人类抱有戒心。 

 它会觉得我们为他建立的这个庙宇,是个诱饵,那么它就会坚决反对去接受我们的册封。” 

 陈晓问道:“那么现在除了我们这三种,在玄学方面的方法之外,我们气象方面的学者、专家们,还有什么提议吗?” 

 吴教授沉思片刻,说道:“其实刚才张强教授提到的观点很有趣,其他两位的道学和民俗学方面的专家提到的想法,也很有见地。 

 确实,我们不能解释原本该在这几个月,被季风吹过来的降水去了哪里。 

 如果这些降水没有因为其他的降水方式,比如说雾,比如说地下水循环等等落下来,而是依旧飘在天上的话。 

 那么对于山城来说,是很有可能造成一次不小于北方的那次大内涝的。 

 另外,我们虽然对玄学抱有一定的希望,却不能进行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