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尘 作品

第325章 三策!横跨太平洋!(第2页)

 太子标听后眼中闪过一道寒芒。

 胡惟庸不愧是胡惟庸,做过大明丞相的人物。

 就算被流放去了辽东,还能在敌军里面混得风生水起,难怪文和对他念念不忘了。

 正当此时,门外突然走进来一名文吏。

 “陛下,太子殿下,大喜!”

 “征倭王师大胜,倭国无条件投降,其两个国主与幕府大将军,此刻已被押送入朝,与粮食一同抵达了港口!”

 此话一出,老朱陛下和太子标先是一愣,随后不约而同地大笑了起来。

 这还真是意外惊喜啊!

 还不到一年时间,李文和就将倭国给推平了?

 “好!好啊!”

 老朱陛下满脸笑容。

 “立刻将那些倭寇押解入京,朕要好好质问他们一番,区区三岛倭奴安敢如此挑衅我大明!”

 说实话,老朱陛下心里面还是有着不少火气,全都来自于倭国南朝的怀良亲王。

 杀了自已的使者,还在国书里面屡屡出言挑衅,老朱没有火气才怪!

 太子标也是笑容满面。

 倭国投降了,那文和应该要回来了吧?

 此时他心心念念的李文和,正盯着海图陷入沉思。

 倭国打下来了,下一步就是派人去探寻美洲大陆了。

 横跨太平洋,本身就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后世考古学者在关岛、夏威夷等地发现了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居民一致性极高的古人遗骨,并且头骨上保留有大汶口人拔牙风俗的痕迹,可见早在数千年之前就有部分先民跨洋扩散到这些地区。

 首先是技术问题,首先是海船的远洋航行能力。

 中国传统海船,一直以来有着不具备远洋航行能力,这其实只是刻板印象。

 从唐代开始,中国海船已经可以脱离海岸,进行一定距离的远洋航行,比如唐代贾耽所著《广州通海夷道》,记录了一条从广州经南洋、印度洋到西亚和东非的航线,其中从珈蓝洲(今尼科巴群岛)西行十余日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就是一条横渡印度洋的远洋航行。

 而后到了宋代,远洋航行能力进一步发展,南洋西洋航线大多是远洋直达,如《岭外代答》记载“广舶四十日到蓝里(今班达亚齐)住冬”,其他有蓝里到顾临(进印度马拉巴尔)三十天,顾临到大食六十天,皆是远洋直航的航线。

 而现在的大明王朝,则是远航船队的巅峰时期,不论是体量还是航线,都足以满足跨洋航行的需求。

 其次就是导航技术,大航海时代的导航技术不像后来那么复杂,横跨大洋主要靠的是等纬度航行法,大明已经掌握的牵星术,就是一种简单的测纬度方法。

 所以横跨太平洋,只要找到黑潮的纬度,剩下来的交给洋流和西风带便可,实际上即使不会测量纬度,只要能在倭国以西找到西风带,横渡太平洋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从倭国横跨太平洋抵达美洲,确实是充满了可行性。

 但是这其中需要经历的艰难险阻,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的清楚的!

 李祺有些蠢蠢欲动,他想做那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

 可是一想到在大明盈盈期盼的家人好友,以及此行可能遭遇的种种危险,李祺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李景隆却冷不丁地来了一句。

 “文和,我去吧!”

 李祺:“???”

 卧槽?

 你来真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