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尘 作品

第15章 毒计!震惊整个大明朝!

 太毒了啊!

 徐达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顿时咋舌不已。

 冯胜、邓愈和李文忠也走了过来,他们瞧见大将军怔怔出神,所以也颇为好奇。

 “徐天德,怎么打了这么久的仗,字都不认识了吗?”

 冯胜打趣道,一脸不怀好意。

 “哈哈哈……你还真别说,还真有可能!”

 李文忠也插了嘴,以报这徐达刚刚叫自己小名之仇。

 邓愈就是笑笑不说话,作壁上观。

 老将们见面就互喷垃圾话,倒也不是没有原因。

 从渡江之战开始,老将们争出征,争战功,争战利品,争爵位,争赏赐,狗屁倒灶争了大半辈子,不知积累了多少恩怨,见面后自然没好话。

 徐达懒得理会这些混账,将李祺的答卷中最关键的部分递给了冯胜。

 “看看吧!”

 “李太师真是有个好儿子啊!”

 众将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可是接连查看之后,一个个脸色瞬间大变,跟见了鬼一样。

 “这……这……太毒了吧?”

 “乖乖!这兔崽子就该进军中啊!日后肯定又是个冷面杀神!”

 “此举有伤天和,且干系太甚,只怕难以推行!”

 三位顶尖名将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李祺之计,简直就是毒计,足以坑杀所有草原蛮夷的那种!

 徐达从李文忠手中接过答卷,然后轻笑道:“此事重大,你我都没有资格做出决定,还是一同面圣去吧!”

 三人自无不可,他们也想知道,皇帝陛下会做出什么选择。

 中军大帐里面,朱元璋正和太子朱标闲聊。

 “标儿,你觉得今日这场演武如何?”

 老朱同志问的当然不是演武怎么样,而是参加演武的宗勋子弟怎么样。

 太子朱标温仁宽明,聪敏孝爱,自然明白老朱的意思。

 “新一代子弟中,徐辉祖、冯诚、邓镇他们三人可为将佐,而最出色之人,无疑是四弟了!”

 “技压群雄,骑射无双,四弟当真是天生将种也,日后必为我大明柱石!”

 朱标笑呵呵地开口道,满脸骄傲之色。

 朱元璋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同样露出了欣慰之色。

 “是啊,老四是个有出息的,日后必定成为你的得力臂膀。”

 “倒是老二和老三,这两个混账……算了,不提也罢!”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他朱元璋现在这些儿子里面,最优秀最出色之人,无疑是太子朱标。

 温仁宽明,聪敏孝爱,文武双全,温文儒雅,慈仁殷勤……不但颇具儒者风范,而且武备军略方面同样不差,堪称完美的储君人选。

 朱标之后,那就是老四朱棣了。

 这孩子自幼喜欢舞刀弄棒,练就了一身好本事,也是大将之才!

 正当这个时候,徐达等人走进了帅帐,还带来了勋贵子弟的策论答卷。

 此次参考的勋贵子弟,加起来还不到百人,再加上李祺的毒计实在太过惊人,所以徐达也懒得筛选,全部封存就给送了过来。

 朱元璋见状接过策论细细看了起来,结果仅仅只是看了几篇,脸色就阴沉了下去。

 “真是可笑!”

 “写的都是些什么狗屁不通的东西?”

 “一群蠢货杀才!朕还用他们教怎么打蛮子鞑子吗?”

 常言道,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老朱同志原本对这批勋贵子弟寄予厚望,然而事实证明这些家伙大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烂泥扶不上墙!

  说他们这些文章是策论,那都算是抬举他们了,简直就是一篇篇废话!

 冯胜老脸顿时就黑了,硬着头皮开口道:“陛下,毕竟都是勋贵子弟,都忙着练习武艺呢,又不是秀才什么的。”

 “只要字写得端正,文章写得通顺,那都算得上是祖坟冒青烟了,哪能指望他们真能说出些大道理来啊!”

 冯胜这番话,可谓是说出一众武将的心声。

 原本这校阅大比,就是比骑射罢了。

 结果皇帝陛下非要增加一场文试,还考什么策论,这不是故意为难人吗?

 这些个勋贵子弟,大部分连字都不怎么认识,而且都是半大的毛头小子,见识也就那样,你还指望他给你进言献策不成?

 策论这种东西,那是文人才考的,用到这儿来不合适啊!

 朱元璋瞥了冯胜一眼,懒得跟这厮解释。

 他强忍着心中的火气,一篇一篇地看了下去。

 “终于有一篇勉强看得过眼的文章了!”

 老朱突然开口,然后看向了徐达。

 “天德,这是你家辉祖写的吧?很是不错。”

 徐达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遇上那些毫无新意的文章,老朱直接就略过,都懒得多看一眼。

 直到一篇文章的出现,倒是让老朱脸色微变,细细查看了起来。

 良久之后,朱元璋抚掌赞道:“这篇文章倒是不错,先点明我大明必须击溃草原部落的有生力量,让其心生畏惧,再辅以安抚笼络措施,比如互市、册封等等,提出了不少切实可行的办法,一看就是出自久经沙场的宿将之手!”

 “这是哪个小子?不会是我家老四吧?”

 徐达最是看不惯朱元璋这副炫耀嘴脸,所以直接上前,暴力拆开了糊名纸张,露出了下面的名字,果然正是朱棣!

 “陛下英明!”

 “还真是你家老四!”

 徐达没好气地出言挤兑,惹得老朱怒目而视。

 可不等徐达开口,老朱就突然换上了一副笑脸。

 “天德,你家大闺女还没有婚配吧?”

 徐达一听见这话,脸色顿时就变了。

 “陛下,军中不谈儿女情长!”

 你个老货,还惦记我家闺女了?

 你家老四什么德行,你自己不知道吗?

 老朱碰了颗软钉子,索性也不再提及此事。

 继续看下去,老朱那是越看越不耐烦,除了武试突出的那几个好苗子外,基本上看不到其他出色文章。

 “来人,把这些腌臜文章,全都扔出去,给朕一把火点了!”

 听见这话,众将都有些哭笑不得。

 徐达却是从里面取出了李祺的策论。

 “陛下,这个兔崽子的策论,您可得认真看一看!”

 老朱一听这话,顿时有些讶然,接过一看又皱起了眉头。

 “这么厚?”

 没错,确实很厚。

 寻常答卷不过一张纸,最多不过两张纸就顶天了。

 但李祺却是整整齐齐地写满了四张大纸,洋洋洒洒地叙述了他心中所想!

 是以当朱元璋看到这份答卷时,也不免多了几分慎重。

 “这字……倒是不错。”

 朱元璋先是粗略地扫了一眼,第一印象还算不错。

 毕竟李祺原主可是埋头苦读多年,本身就是个才子,写得一手好字。

 “呵呵,上中下三策?他倒是好大的口气!”

 老朱同志忍着不耐烦,先是看了下策,随即嗤笑一声不予置否。

 紧接着朱元璋又看向李祺所提的中策,神情顿时变得肃然了起来

 。

 “这中策倒是真有几分可取之处,与老四所论不谋而合。”

 随即朱元璋兴致勃勃地向下看去。

 他倒是想要看看,李祺这个“不孝子”,还有什么计策,能比老四更加出彩,称之为“上策”!

 然而当他看清上策里面的内容时,却是整个人身子一颤,几乎本能地坐直了身体。

 “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