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 聊寄生虫,共赏《...

第31章聊寄生虫,共赏《.

【哦~原来秃鹫头秃主要是因为吃腐肉的习性,现在在动物园里每天吃鲜肉就不会秃了。】

安夏上网查了查,果然早有网友跟她一样好奇这一点,已经将答案整理好发了出来。

【确实,在野外环境下,食腐类动物进食时难免会沾到许多腐肉,身上的还好说,一旦弄到头上了确实不太好清理。

如果是长毛,那时间一长,养出一堆细菌、寄生虫的……】

想到这,安夏浑身恶寒,甚至不由自主地在炎炎烈日下打了个冷颤。

又是寄生虫?

汉朝,武帝时期。

再次听到这个熟悉的名词,霍去病立即精神一震。

“上次她说生水里有寄生虫,这次她又说腐肉里也有寄生虫。”小霍将军神情凝重,“这寄生虫究竟是什么虫啊?哪哪都是,还看不见摸不着的,真是防不胜防啊!”

话刚出口,卫青犀利的视线瞬间移了过来:“防不住也要防!从今日起,你不仅不可喝生水,杀敌后也需得及时清理身上血迹,尤其是头发,必须洗干净!”

“喏。”霍去病乖乖点头。

自后人讲过冠军侯英年早逝一事之后,卫青对于霍去病不良生活习惯的关注度猛然提升了一大截,几乎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

小霍将军自是不敢去挑拨舅舅敏感的神经,所以虽觉得麻烦,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饮水进食还是注意了许多。

不过,纵然自家外甥已经做出了保证,卫青却仍是有些不放心。

他细细打量着霍去病那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心里突然升起了一种有悖常理的冲动。

卫青摩挲着下巴陷入沉思:

如今让去病不上战场是不可能的,那不如也学学这秃鹫,条件有限时,其实秃点也没什么吧……

唔,就是在那群儒家人面前不太好说,不知道做几顶假发能不能混过去……

“唉。”他轻叹一声,“其实后人们那些奇奇怪怪的短发看久了也挺顺眼的。”

“昂?”霍去病茫然抬头,突然没来由的感到一阵恶寒。

唐朝,贞观元年。

帝王连日设宴,邀重臣入宫同观天幕。

此时盘中已空,中书侍郎颜师古好一番引经据典,最后总结道:“寄生者,芝菌之类,淋潦之日,著树而生……*

这寄生虫,想来应当也指的是一种靠着依赖他物而生存的虫子吧,只是不知究竟是什么模样。”

身旁同僚赞同点头。

“不过,即是腐肉里才有这寄生虫,那吾等刚用过的鱼脍应当无事吧。”另一位素来谨慎的大臣忧心忡忡道。

众位大臣:“!!!”

李世民目光一肃:“传令下去,令所有大唐子民立即向天幕问询此事!”-

疑惑寄生虫到底是什么的观众不在少数。

在众人的努力下,他们的疑问很快就被系统转达给了安夏。

看到这个问题,安夏赶紧找了处阴凉地耐心地为观众们解释这一事关生命安全的名词。

“这个百科定义有点太学术了啊……”她小声念叨着,尝试用自己话做出更通俗的说明。

【寄生关系中一般有两个角色,一个是寄生物,一个是宿主,寄生物通过汲取宿主体内的养分生存和繁衍,并且会对宿主造成一定的损害。

举个例子,如果有南方的朋友

常去山林的话,那应该对旱蚂蝗这种出了名的“吸血鬼”不陌生,而旱蚂蝗以吸食人畜血液为生的生存方式就是一种典型的寄生。】

这个形象的例子一出,所有见识过蚂蝗厉害的老祖宗们齐齐一惊。

【而寄生虫就是指以寄生方式生存的低等真核生物。】

安夏简单讲解了下真核生物的定义,接着道:

【有些寄生虫是作为媒介传播疾病的,比如俗称“草爬子”的蜱虫,它作为一种暂时性寄生虫,不仅有可能携带许多致病的细菌和病毒,部分蜱虫唾液分泌的神经毒素还可能会让被咬者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所以大家在野外最好穿长袖衣物、涂抹驱虫的药物,如果有养宠物的朋友去过植被密集处,也要多注意宠物的状态。】

想起自己曾经养的狗狗当初不小心被蜱虫咬到的事,安夏特意搜索了许多相关资料放到了公屏上。

【还有些寄生虫则是传播疾病的源头,比如会导致疟疾的疟原虫,以及导致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水蛊病”的血吸虫。

这两种与国人纠缠数千年的疾病,其起因其实就是那些肉眼都看不见的小小寄生虫。】

安夏查阅到的这段资料下方不仅说明了这两种疾病的致病原因和传播方式,还专门附了两张图片,极为直观地向直播间展示了感染了这两种寄生虫的后果。

“什么?疟疾是由寄生虫引起的?!借助蚊虫叮咬进入人体内,原来如此!”

天幕下,如葛洪一般见识过疟疾威力的医者们大惊失色。

“你们看!我跟天幕上一样,我只是吃钉螺得病了,我不是怪胎!”某个时空的角落里,一个男人捂着自己鼓胀的肚子激动大喊。

经由这几个可怕的例子,老祖宗们瞬间理解了寄生虫的恐怖。

然而,更加让他们惊恐的信息紧随其后。

“我听过血吸虫!”

几个在旁边好奇围观许久的小学生听到安夏的解说,也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

他们是附近小学的学生,今天被老师带着来动物园春游。

其中一名小学生高举小手,兴奋道:“我去过那个什么马王墓,里面那个夫人就得了血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