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雷 作品

第37章 黄英眼中的女儿

 夏茵病愈七天后的一个傍晚,葵隆区灵风路26号彩虹棉纺厂宿舍区7号楼二单元四楼。

 夏茵的母亲黄英正在客厅的阳台上晾衣物,她过去帮忙。

 黄英把铝桶里已脱水的衣物抖两下展开,穿在衣架上递给夏茵,夏茵接过衣物拿撑衣竿不紧不慢地撑起来,挂到头顶上的晾衣杆上。

 晾了一大半,夏茵突然地对黄英说:

 “妈,过几天我带个朋友回家。”

 “朋友,什么朋友,我认识吗?”

 “不认得,第一次来咱家。”

 “是你公司的朋友?男的还是女的?”

 “男的。”

 “男的,我没听错吧?你从来不带男人回过家。”

 夏茵提高了嗓门:“妈,你没听错,我交了个男朋友。”

 黄英停手,皱眉盯着女儿看了半天,寻思着:这丫头今儿太反常了,莫非太阳从西边升起来了?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会是糊弄我吧?……

 “茵茵,带就带呗,用不着说给我听。”黄英又忙着穿衣架。

 “妈!我在争取您的同意。”

 “爱带不带,我管不着,也不想管!”

 “妈,你别生气,我是认真的。”

 黄英又止住手里的活,盯着夏茵又瞅了半天,她从女儿的脸上读到了一点跟以往完全不一样的变化:娇羞,抑制的喜悦,兴奋和不安;脸上顿时浮起一丝笑意:毕竟女儿快26了,妥妥的老姑娘了,再不谈恋爱连梧桐山的“五圣宫”都不好意思去烧香了。

 对待夏茵婚恋方面的事,黄英以前可谓煞费苦心,上纲上线,投入很大的精力。她天天盼望女儿能快点找到男朋友,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可是盼了一年又一年,女儿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哪怕是半路租回来的小伙子。

 求婿心切的她倘若察觉到有人追求自己的女儿,不顾女儿的拒绝和反对,总是千方百计、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为她出谋划策、敲锣打鼓、保驾护航。

 然而时光如梭,女儿在情字上只打雷不下雨,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她从中发现女儿在情场上是一根筋,而且是油盐不浸的死牛筋,榆木脑瓜,难以开窍,对她的建议和想法只会装傻充愣,从未认真地贯彻执行。

 黄英急了,认为女儿没有谈情说爱的天分和能力,按她顺其自然幼稚的想法,十有八九熬成受人指指点点的剩女或吃斋念佛的尼姑。趁早给她找人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要是再迟几年,恐怕神仙都无能为力了。

 事不宜迟,她通过亲戚朋友为女儿张罗对象,请远近闻名的媒婆牵线搭桥。可她的一片苦心都成了驴肝肺。夏茵对相亲不感兴趣,甚至有强烈的抵触心理,不愿或假意配合。

 崇尚自由恋爱的她认为,所有刻意安排的恋爱都是廉价和卑鄙的交易,不值得也不屑于拥有。

 但架不住母亲和三姑六婆们软磨硬泡——热情地教育、讨伐,以及不忍对人情世故的彻底背叛,她勉为其难的去了。

 然而在无数个刻板和千篇一律的相亲场合,夏茵受不了太多被安排的束缚,总是缺乏耐心地敷衍了事,完全不会装模做样的演戏,没把好多相亲对象,含情脉脉的眼神放在应有的焦点和高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