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筹备东大好声音(第2页)

而《东大好声音》最大的卖点,便是导师背对选手的“盲选”设计。这一设计宛如一把利剑,将外貌、背景、人气等干扰因素彻底剥离,让声音成为选手晋级与否的唯一评判标准。

这种“看不见的公平”直击观众内心深处对选秀节目“黑幕”的痛点。

在以往的节目中,观众常常看到一些实力平平却因外貌出众或背景强大而一路晋级的选手,心中满是无奈与愤懑。

而《东大好声音》的盲选机制,让观众看到了音乐本身被尊重的震撼。他们仿佛能看到,那些怀揣着音乐梦想的选手,无论出身如何,无论长相怎样,只要有一副好嗓子,就有机会在这个舞台上绽放光芒。

在前世里,节目数据清晰地证明了观众对这一机制的认可。盲选阶段收视率比后期高出10%,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那10%的收视率背后,是无数观众对纯粹音乐的追求,是对公平评判的渴望。

李文东坚信,在这一世里,由他主导的《东大好声音》,不说能达到100%的绝对公平,但起码能做到相对的公平。

他深知,娱乐圈的水很深,各种利益纠葛错综复杂,但他决心要在这个舞台上为音乐正名,为那些真正有才华的选手开辟一条光明之路。

而且,他明确禁止了收50万红包来转椅子的行为。

这种行为在前世的选秀节目中屡见不鲜,一些导师为了利益,不顾选手的实力,随意转动椅子,让那些有才华却没钱没势的选手失去了机会。

李文东要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让《东大好声音》成为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音乐舞台。

不过,4位导师的人选也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前世里,4位导师分别是刘唤、那鹰、杨昆、庾成庆。但这一世,情况要大改才行。

那鹰,在娱乐圈中可谓是争议不断。她的“坑”太多了,各种负面新闻缠身,从音乐版权纠纷到个人言行不当,让观众对她的印象大打折扣。

如果请她来当导师,不仅无法为节目增添光彩,反而可能会让节目陷入各种舆论风波之中。所以,那鹰肯定不会去请了。

杨昆,虽然在音乐界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他的风格相对单一,而且近年来在音乐创作上的新意不足。

在《东大好声音》这样一个需要多元化音乐风格碰撞的舞台上,他可能无法满足节目对导师专业性和多样性的要求。

再加上他的一些行为和言论也曾引发过争议,所以也没必要请他。

哈琳,同样不是合适的人选。他在音乐上的成就相对有限,而且个人形象和影响力也无法与节目所需的导师标准相匹配。请他来当导师,可能会让观众对节目的专业性产生质疑。

最关键的一点是因为他是ww人,那边屁股不正的人太多了。

只剩下刘唤,嗯,他做导师很合适。刘唤在音乐界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音乐素养极高,对学员的专业指导尤其是在声乐技巧和音乐理解层面,备受认可。

他有着深厚的学院派功底,毕业于专业的音乐院校,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对各种音乐风格和流派都有深入的研究。

同时,他又兼具大众影响力,他的歌曲传唱度极高,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他能够从音乐本质出发给予学员系统性建议。无论是流行音乐、民族音乐还是古典音乐,他都能给出精准而独到的点评和指导。

他适合引导不同风格的歌手,无论是擅长高音的激情型选手,还是擅长低音的深情型选手,亦或是具有独特创作才华的原创型选手,他都能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帮助他们挖掘潜力,提升音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