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人握着呱哒板的把手,把一小撮麦穗放在脚下平铺的布包袱上,高高的扬起手再重重落在小麦穗上。  如此反复敲打,把小麦粒从麦穗上脱下来。 

 和沈清棠让牛拉着石滚子在小麦上压,有异曲同工之处。 

 古代本来就对耕牛有管制。 

 老百姓自己日子都艰难,哪来的银钱买牲口? 

 大多数人收秋都跟秦征的人差不多。 

 人力把小麦从地里背回家,晾晒后用呱哒板打。 

 条件好点儿的把小麦从地里背到路边,再用独轮车往家里推。 

 有牛车的人家才是少数。 

 郑老伯犹豫了下,又补了一句:“棠姑娘,我说句实话,你别生气。我家以前有耕牛也不敢和你这么收。掉的麦穗太多了! 

 昨天张家媳妇儿在你家地里拾荒都拾了一背小麦和一筐黄豆。 

 之前重税的时候,你这么浪费,交完税就没得吃。” 

 沈清棠:“……” 

 想了想还是没解释。 

 这个山谷毕竟特殊,这里说都是自己人也不为过。 

 若是换成刚来北川那会儿,牛车拉着小麦从地里走,还得留个人在地里拾掉在地里、路上的麦穗。 

 如今条件好,沈清棠就想睁只眼闭只眼,让村民拾荒。 

 落在地里的粮食,主家明确不要了,其他人去捡,就叫拾荒。 

 不过郑老伯又说了一个原因。 

 其实还是穷。 

 不管怎么说,沈清棠这一队人效率要高的太多。 

 秦征那边的人一亩地还没打完,沈清棠这边已经把大豆和小麦都压了一遍。 

 整个打场过程要分好几遍。 

 第一遍压完后,要把干净的小麦秆和大豆杆都挑到一边进行晾晒,准备二次碾压。 

 最下头沉底的是脱粒完的小麦和黄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