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第2页)

 有至少铺一层冰,再加一层用油纸包裹的棉花。 

 中间会放一大块冰。 

 冰和棉花中间放需要冷藏的甜品和冷饮。 

 垫两层棉花,一是保温隔热,二是为了防震。 

 古代没有柏油路,路况不算好,坑坑洼洼的。 

 即使人背着木箱,也难免深一脚浅一脚。 

 尤其沈清棠的外卖小队以孩童为主,比较活泼,喜欢蹦蹦跶跶。 

 纵使一直强调让他们稳着跑,也怕他们稳不住。 

 两层小棉被聊胜于无,求个心理安慰。 

 这是第一单外卖。 

 沈清棠有些紧张。 

 牢牢地盯着燃香。 

 才不过半炷香的时间,就传来一声竹哨。 

 这一声哨响,沈清棠听得懂,代表外卖已送到买家手里。 

 接到的订单都是通过竹哨传递。 

 竹哨传递消息用类似摩斯密码的方式,不同频率、不同节奏、不同长短的哨声代表不同的会员需求。 

 第一批外卖队员都是秦征从乞儿中挑选的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孩子。 

 如果会员家离糖水铺子过远,超出竹哨声音范围,就会用接力的方式传回来。 

 送外卖也一样。 

 小孩子的耐力往往不持久,但是爆发力强。 

 每条大街小巷都有小乞儿,他们可以自由搭配接力。 

 不管一公里、两公里还是更远的距离,他们都能用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过去。 

 其实沈清棠也考虑过用马车。 

 她没有马车,这是原因之一。 

 最重要的是路况不好,马车赶慢了耽误时间,赶快了,甜品在车上会被颠散。 

 且马车只能走大路,一绕远,时间就会耽搁。 

 得知订单送达的沈清棠松了口气,眼前一黑,再次晕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