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第2页)

 古代外卖能不能行? 

 反正北川县城不大,沈清棠想试试。 

 想送外卖得解决两个难题。 

 一个是订单时效性。 

 古代没有通讯工具,怎么能让各个会员的下单到自己手里,又怎么能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各个会员手里呢? 

 第二个,交通工具。 

 两条腿走路总归要慢,就算没有电动车,有辆自行车骑骑也是好的。 

 自行车链条不好弄,得弄个三轮车。 

 问题又来了,没有橡胶轮胎的三轮车还能跑的快吗? 

 沈清棠被这个难题困住,日思夜想,迟迟无法解决。 

 北川的春天很短。 

 如今早晨晚上稍微有些凉意,到中午已经有些热意。 

 李素问和沈清棠百忙之中抽出空去买给大家做衣服的布料。 

 其实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布店是沈清棠提前谈好的,新店各种帷幔、桌布、坐垫等布料都是在这家店里买的。 

 量大自然就能谈下来一个比较合适的价格。 

 每个人每个季节两套衣服,都是各两种布料。 

 一种是适合干活穿的棉麻布料。 

 春天适合棉布,透气、吸汗,田间劳作弄坏了不心疼。 

 夏天棉麻布料,更透气,更凉快。 

 另外一种是出门穿的衣服。 

 家里现在富裕了不少,买的布料比之前又上一个档次。 

 能买的起一般的绫罗绸缎。 

 春天外出的常服,沈清棠母女俩商量着买丝料。 

 纵使都是丝料,谷中人那么多,年纪也不等,花色也不一样。 

 这方面李素问更有经验,沈清棠只需要在李素问问自己“这块料子怎么样?”以及“这两块料子哪块好看?”时给出肯定的答案或做出选择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