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股东大会(第2页)
既然短期大幅度降息加息,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日本很自然的认为,这一招在现在同样管用。
可惜,时代变了。
80年代的日本,开始了所谓的自由化改革,主银行制度下的窗口指导已经失去意义。
日本大企业通过市场融资获得的钱,要远远超过通过银行融到的钱。
股市不再像70年代那样坚实,而是左脚踩右脚式的踩空。
这时候突然大幅度加息,企业无法在市场融到钱,纷纷出现经营性风险。
尤其是金融业,这种现象最严重,很多金融公司都有破产危机。
当然,因为房地产的坚挺,金融公司还可以小小的狂欢。
但很快,随着大藏省和日银对房地产的下手,市场就会出现连锁反应。
只能说长期的计划经济发展体制,导致日本高层对自由经济模式认识不足。
没能意识到,影响最大的是股市问题。
如果日本可以一边打压房地产,一边维持股市的稳定。
日本绝对不会有后来的惨淡场景。
消费迅速由通货膨胀变为通货紧缩,居民消费能力严重不振。
就算银行利息降到负数,大家也不再进行投资。
数位股东的认可,算是坚定了股民们的信心。
甚至有人想着,回去之后再买点松本制造股票。一旦新饮料大获成功,松本制造的股价不仅可以重新涨回,估计还能抬升一部分。
那么自己在别家公司的亏损,岂不是可以赚回来了。
如果青年知道有股民出现这种想法,绝对哭笑不得。
只能说,全世界的股民,都有那种抄底抄在山腰上的情况。
不过松本制造其实也还好,股价就算跌的再惨,最多也就是跌到市值巅峰的三分之一
要论坑钱能力,还是日后的白头鹰厉害。
一场金融危机,银行的股价能跌到1美元以下。
搞得那些抄底抄在40美元、30美元、20美元的家伙。
瞠目结舌。
谁能想到,一家世界知名巨头银行,股价能跌的那么惨。
当然,如果你没有加杠杆,那么一切都好。
因为这类公司的股票,很快就会回到正常位置。
聊完国内,竹下雅人又开始介绍起国外的发展情况。
“公司在申城合资的箱包厂,今年生产了1250万件玲珑行李箱。”
“预计明年,这一数字可以扩张到1500万规模。”
“这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提高在低端市场的占有率。”
松本制造的中高端市场占有率太高,做到维持现状都很难。
所以竹下雅人也不说这个,大家不喜欢。
“此外,公司在泰国独资的箱包厂,已经快要完工,年产量有机会达到300万件。”
低端产线全放在申城,终归不太合适。
尤其是这部分皮箱的市场在东南亚,自然就近生产更方便。
说起来,青年都忘了这家东南亚的工厂,还是前些日子去松本制造视察才想起来。
他一直以为,公司今年的全部增产都在中国进行。
没想到,竟然还有东南亚一部分。
不过东南亚的产线,最多也就扩张到500万件,远比不上申城的合资工厂,只能算是对申城箱包厂的一种补充。股东大会进行的非常顺利,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竹下雅人本以为,会有人对股票价值下降进行问责。
没想到,大家更关注公司未来的发展,对这一部分基本没提。
不知道是该夸股东有远见好,还是该骂他们脑子糊涂。
这时候,那些只是单纯买卖股票的,自然可以无所谓。
因为就算损失惨重,也就亏一点钱。
那些借钱杠杆炒股的完全不一样,很容易时光永驻。
股东大会结束后的酒会,竹下雅人走到好友羽田一郎身边。
“没想到,大家竟然这么和善,没有人对我进行口诛笔伐。”
“口诛笔伐,什么意思?”
羽田一郎没搞懂学弟,紧皱眉头思考。
“那个,公司不是股价下跌了吗?”
虽然3月股价有所反弹,但相对于巅峰时期,松本制造的股价已经大降15%。
换成美国的股东大会,投资人早就骂街了。
“市场调整而已,大家自然不在意。”
“再说,下跌的都是泡沫涨起来的。”
羽田一郎也深信社会上的主流观点。
股市挤出泡沫是好事,有利于企业自身业务的提高。
只能说,人很有难脱离时代的眼光。
事后诸葛亮谁都可以。
事前诸葛亮,甚至事情发生时诸葛亮,都是小概率出现。
“额,那你从股市离开了吗?”
“那必须的。”
羽田一郎抹了下自己头发。
“我可是时刻关注星海投资相关新闻。”“当我知道你们撤走的时候,也跟着第一时间卖掉股票。”
说到最后,羽田一郎用略带惋惜的口吻道。
“可惜,有点卖早了。”
“如果12月再卖,能赚更多。”
竹下雅人笑着锤了下他的胸口说:“你就知足吧。”
“如果一直不卖,小心最后卖不出去。”
“不可能,我当初卖的可是地产股。”
羽田一郎十分自得,内心为自己的选股水平点个赞。
“呵呵,地产股,这可是大藏省和日银的重点打击对象。”
“住宅法都推出来了,早晚要完。”
日本的住宅收税,将在今年实行。
一方面是增加政府收入,另一方面也是想借机打压房地产项目。
不过这一政策有利有弊。
好处是打压成功,日本再也没出现过如此夸张的房价。
同时,也增加了财政收入。
坏处是,日本农村、小城市、偏远郊区住房废弃更加严重。
因为想要继承这些房屋,不仅要交遗产税,还要每年交房产税。
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打工人来说,非常的不划算。
“嘿嘿,也是,所以我只后悔了一点。”
羽田一郎根本不在意好友的调侃,美滋滋的拿起一杯啤酒。
“嗯,说个正经事。股市现在风云变化,几年内最后不要进入。”
“放心吧,我知道。”
羽田一郎很精明,自然不会傻到动荡期进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