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找后援什么的,小呆毛熟练极了……
江夏蹲在车间角落,面前摊着移液器核心部件的草图,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冰冷的混凝土地面。
量程调节机构的设计思路是清晰的:一组精密的减速齿轮,或者一套可靠的棘轮定位装置。图纸上线条干净利落,参数标注得一丝不苟。
然而,图纸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甚至是粉碎性的。
移液器内部空间极其有限,调节机构必须极度微型化。所需齿轮的模数(决定齿轮大小的参数)极小,齿形细微如发。
为了确保不同量程切换时的重复精度(比如每次调到100ul,吸液量都高度一致),齿轮的齿形误差、齿距累积误差必须控制在几个微米之内!棘轮定位的卡槽精度、棘爪的复位精度同样苛刻。
这远远超出了红星厂现有加工能力的极限。厂里最精密的设备,对付这种微型超高精度结构,就像用大炮打蚊子,还是要求蚊子落点偏差不能超过一根汗毛的距离!
江夏无意识的摆弄着自已从仓库提取出来的胚料,郁闷的呆毛都耷拉了下来。
“小江!别上火!一大爷……咳,我老易磨完手头这个活塞,就试试这玩意儿!”易中海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不服输的劲儿。
嘿,还真是难得啊,易大师傅这么主动揽活,恐怕还是人生第一次。
秦师傅凑过来,花白的眉头拧成了疙瘩。
瞅了一眼图纸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微型齿轮结构,又拿起旁边一个林师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手工挫出来的、用于试验的粗糙小齿轮胚,小心翼翼地凑到放大镜下。
灯光下,那齿轮胚边缘的毛刺和微小的不平整暴露无遗。他看了半晌,沉重地叹了口气,对着刚放下刮刀、也凑过来看的易中海摇了摇头:“老易,你来……怕也好不到哪去。”
“小江啊……不是老头子泼冷水。这东西……太精巧了!咱这双抡惯了榔头、磨惯了粗件的手,厂子里这些吃硬不吃软的‘铁疙瘩’,真干不了这绣花描金的精细活啊!你看看这齿,比芝麻粒儿还细,还得打磨得像镜面一样光滑,最后还得严丝合缝、分毫不差地咬合在一起……这……”
易中海不信邪的凑了过来,探头看了看后续图纸上的尺寸,倒抽了一口凉气,闷不吭声的缩回脑袋,老实去打磨那个活塞。
车间里一时陷入了沉默,只有远处老师傅们打磨离心萃取机部件的沙沙声。
易大爷的“镜面”手艺解决了活塞,穷举法筛出的特殊弹簧钢也解决了弹力的困扰,难道最后就要在这量程调节齿轮上功亏一篑?
难道真要向方舟老师坦白,移液器只能做成固定量程的“单发步枪”,然后眼睁睁看着他们在实验室里,冒着危险用玻璃移液管和嘴吸这种原始方法来精确稀释药品?
要知道那可是硝酸甘油!连它的发明者都照炸不误的“不孝子”!
那效率,那安全性……
自已还想和旅长合照哪……他那爽朗的笑容只是在电话里听到过嘞,江夏还想去问问他,手底下是不是真的有位叫“云龙”的人物……
不!绝对不行!
江夏猛地甩头,像是要甩掉那令人窒息的挫败感。
可惜……无求鸟用。
超精密加工这一块,就算他把脑袋甩掉了,该不行还不是不行。
江夏盯着草图,眉头紧锁,手指又开始无意识地画着齿轮的轮廓。
“老秦!几点了!喊南易给咱弄点热汤暖暖手吧!手指头都僵得跟木头橛子似的了!”
远处,不知谁的大喊,让江夏和秦师傅一起举起手臂,目光不约而同的看向各自手腕上的那个“身份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