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
朱由检赞许道:“杨爱卿,资金使用要透明合理,培训计划要注重实用性,宣传工作要做到通俗易懂。”孙传庭则深入各地,了解传统建筑工匠的情况,并与他们交流沟通。他深知,这些工匠的支持对于新技术的推广至关重要。
孙传庭对一群传统建筑工匠说道:“各位师傅,钢筋水泥造房技术是为了让建筑更加坚固,为百姓谋福祉。这新技术并非要取代大家,而是给咱们的建筑技艺增添新的力量。希望大家能敞开心扉,一起学习。”
然而,部分工匠对此心存疑虑,一位老工匠说道:“孙大人,咱们祖祖辈辈都用传统方法建房,这新法子能靠谱吗?”
孙传庭耐心解释道:“老师傅,新技术经过了严谨的研究与试验,能让房屋更结实,抵御风雨和地震的能力更强。而且,我们会安排专门的培训,保证大家都能学会。”
尽管孙传庭努力解释,但仍有一些工匠持观望态度。
洪承畴的研发团队在钢筋制造工艺上取得了进展,通过调整钢材中的微量元素,成功提高了钢筋的强度与韧性。但在水泥与钢筋的结合试验中,却遇到了问题,二者的粘结力不稳定。
洪承畴为此忧心忡忡,进宫向朱由检奏报:“陛下,钢筋制造工艺已有所突破,但水泥与钢筋的粘结力问题仍未解决。团队正在日夜钻研,尝试不同的方法,但收效甚微,恳请陛下宽限时日。”
朱由检安慰道:“洪爱卿,研发之路本就曲折,切莫心急。可尝试借鉴其他类似材料的结合方法,或许能找到灵感。”
洪承畴领命回到工坊,组织团队成员查阅大量资料,研究各类材料的粘结原理。经过反复试验,他们发现添加一种特殊的添加剂,并调整水泥的搅拌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水泥与钢筋的粘结力。
与此同时,杨嗣昌根据培训计划,开始在各地举办培训班。但在培训过程中,一些工匠觉得理论知识过多,实际操作较少,效果不佳。
有工匠向杨嗣昌反映:“杨大人,这培训讲了好多理论,可我们更想早点上手实操,这样才能真正学会。”
杨嗣昌意识到问题后,立刻调整培训方案,增加了实际操作课程,让工匠们在实践中掌握钢筋水泥造房技术。
孙传庭在与传统工匠的沟通中,发现他们对新技术的担忧主要源于对自身技艺价值的担忧。于是,他向朱由检奏报,建议设立奖项,对积极学习新技术并做出贡献的工匠进行表彰。
朱由检同意了孙传庭的建议,孙传庭将此消息传达给工匠们,这让许多工匠看到了希望,开始积极参与培训。
随着研发工作的推进,团队成功研发出了一套钢筋水泥造房的初步工艺。洪承畴带着成果进宫向朱由检奏报:“陛下,经过团队不懈努力,已研发出初步的钢筋水泥造房工艺。通过合理布置钢筋,优化水泥浇筑流程,可建造出结构稳固的房屋。目前,我们已在工坊搭建了小型的试验建筑,经检测,各项性能指标良好。”
朱由检说道:“洪爱卿,这是重大突破。杨爱卿,可选取一些地方进行试点建设,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百姓看到实际效果。孙爱卿,做好试点施工的场地管理和协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