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朱由检带着洪承畴、杨嗣昌和孙传庭来到收容所视察。一位老者激动地跪在朱由检面前,说道:“陛下,感谢您的大恩大德,让我们这些无家可归的人有了容身之处。”  朱由检赶忙扶起老者,说道:“老人家,快起来。这是朕应该做的。朝廷不会抛弃任何一位百姓,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 

 在视察过程中,朱由检看到收容所内秩序井然,各项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感到十分欣慰。但他也发现,部分难民对即将从事的工作仍心存疑虑。 

 朱由检对身边的洪承畴说道:“洪爱卿,要尽快安排技能培训,让难民们掌握工作技能,安心工作。” 

 洪承畴点头称是:“陛下放心,臣已经安排了专业的师傅,不日就会开始培训。” 

 杨嗣昌则汇报:“陛下,物资分配工作也在有序进行,确保每位难民都能按时领到所需物资。” 

 孙传庭说道:“陛下,收容所的安全保障工作一切正常,难民们的生活秩序良好。” 

 朱由检满意地说道:“诸位爱卿,收容所虽已建成,但后续的管理和发展仍需我们持续关注。要让难民在这里不仅能生存,更能发展,重新过上安稳的生活。” 

 此后,收容所内的技能培训正式开始。纺织师傅耐心地教导难民们如何操作织机,木工师傅则传授木工技巧,田间地头也有经验丰富的老农指导难民们耕种。 

 在一次技能培训课上,一位年轻的难民兴奋地对师傅说:“师傅,我学会了这门手艺,以后就能靠自己赚钱了,真是太感谢朝廷了。” 

 师傅笑着回答:“好好学,只要肯努力,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随着难民们逐渐掌握技能,各项产业也开始步入正轨。京城郊外收容所生产的纺织品和木制品,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受灾地区附近的收容所,在难民们的努力下,灾后重建工作进展顺利;资源丰富地区的收容所,矿业和制造业也逐步发展起来。 

 然而,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由于缺乏市场经验,部分收容所生产的产品出现了滞销的情况。负责产业运营的官员向洪承畴汇报此事。 

 洪承畴得知后,立刻与杨嗣昌商议。杨嗣昌说道:“洪大人,我们可以组织商队,帮助收容所拓展销售渠道,同时加强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 

 洪承畴赞同道:“杨大人所言极是。我们还要加强对收容所产业的指导,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两人将解决方案奏报给朱由检,朱由检批准后,迅速实施。在商队的帮助下,收容所的产品逐渐打开了市场,销量稳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