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767章
【崇祯十二年初夏,紫禁城御花园的荷花开得正艳,朱由检却被暑气扰得心烦意乱。他望着案头融化的冰镇酸梅汤,突然想起西洋传教士进贡的自鸣钟里精巧机关,猛地拍案:"既然能做出会走的钟,为何不能造个会冻冰的箱子?工部给朕想办法!"】 【早朝时,他晃着半化的冰疙瘩:"朕知道冰窖藏冰不易,每年运冰死伤无数。你们就不能琢磨出个新法子?"工部侍郎擦着汗出列:"陛下,传闻西域有用硝石制冰之法,但"他瞟了眼礼部官员,"此法有违"冬冰夏用"的古制。"】
【"古制能降暑气?"朱由检将琉璃盏重重一放,"成立"清凉局",召集民间匠人,朕要家家户户都有"不用冰的冰窖"!"】
【清凉局设在京城西市,木匠、铁匠、药师们日夜捣鼓。老木匠周老头敲着檀木:"要让箱子自己冒冷气?除非鲁班祖师爷显灵!"卖硝石的小贩却来了精神:"我听走南闯北的商队说,把硝石放水里能结冰!"】
【首次试验闹得鸡飞狗跳。木制箱子里装满硝石水,非但没结冰,反倒渗出刺鼻的液体。周老头气得直拍大腿:"我说不行吧!这是要把屋子炸了!"】
【但年轻的药师学徒阿巧却发现了玄机:"师傅们,是不是硝石放太少?我抓药时,分量不同药效也不同!"】
【改良后的"冰鉴20"用双层铁皮包裹,中间填充特制硝石。当第一块人造冰出现时,围观百姓齐声惊呼。阿巧得意地往冰鉴里放入酸梅汤,半个时辰后端出时,瓷碗外壁挂满冰珠。】
【这股"制冷风"迅速吹遍京城。绸缎庄用冰鉴保存衣料,再也不怕霉烂;肉铺的鲜肉能多放三日;就连街头茶馆也挂出"冰镇酸梅汤,清凉解暑"的招牌。】
【更有趣的是由此衍生的新行当。"冰鉴维修工"挑着工具箱走街串巷,吆喝声清脆:"修冰鉴嘞!保准让您的箱子冻得比腊月还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