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试机现场,朱由检身着甲胄,目光坚定地站在垦荒犁旁。随着他一声令下,第三次试机开始。垦荒犁再次发出轰鸣,缓缓前进。这一次,喷洒装置运行顺畅,钻头有力地钻开岩层,犁刀翻起湿润的土壤。当垦荒犁的钻头啃开最后一块顽石,翻出的土层中竟露出湿润的黑土时,在场的士兵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集体下跪,亲吻土地。巴特尔流着热泪,用蒙语唱起了祝酒歌;马合木则掏出随身携带的馕饼,蘸着新土碎屑,大口吃了起来:“这土,有粮食味儿!我们成功了!”】 【早朝时,甘肃巡抚的捷报让整个奉天殿沸腾起来。“陛下!垦荒犁开垦良田十万亩,首批粟米出苗率达八成!士兵们吃上了热乎的小米饭!边疆屯田有望了!”】
【更令人振奋的是,民间商贾看到商机,自发组建“塞北垦殖商会”,带着改良版垦荒犁前往东北拓荒。曾经被女真占据的海西平原,如今竖起了大明的屯田旗帜,汉家百姓的炊烟重新升起,欢声笑语再次回荡在这片土地上。】
【曾经坚决反对的李淳风,如今成为了拓边监的顾问。他轻轻抚摸着机器上的温度计,感慨万千:“原来沙神不是怒了,是在等咱们给它披上绿衣啊!是我等愚昧了。”】
【朱由检站在嘉峪关楼上,俯瞰着远处如黑蟒般行进的垦荒犁队。沙风吹开他的披风,露出内衬上绣着的麦穗纹样。这场与荒漠的较量,不仅让大明的边疆长出了粮食,更让无数原本濒临绝境的百姓有了生的希望。随着垦荒犁的推广,西北的沙地上建起了新的村镇,学堂里传来孩子们的读书声;东北的平原上,成片的粮仓拔地而起,商贾往来不绝。】
【这场革新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垦荒犁的出现,极大地带动了冶铁、化工、陶瓷等行业的发展。为了制造更耐用的钻头,匠人们苦心钻研,研发出了“渗碳淬火法”;为了运输生石灰,密封陶罐和蒸汽货车应运而生。各地的书院纷纷开设“垦殖工学”课程,年轻学子们怀揣着图纸,满怀激情地奔向边疆,渴望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书写新的传奇。大明王朝,正因为这台轰鸣的垦荒犁,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时代。】
……
洪武位面
朱元璋蹲在戈壁滩上,用佩刀狠狠剜出一块盐碱土,转头对徐达狞笑:“当年打王保保,要是有这铁家伙,早把漠北荒地全翻成粮田了!把俘虏的元军工匠捆来,谁敢藏私就活埋!”
刘伯温掐指一算,将八卦罗盘嵌入垦荒犁模型:“陛下,西北属乾位,此器破土恐冲犯龙脉。需在犁头铸玄武神兽,再用童男童女之血开刃,方可镇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