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虽说管理的地方只是一方城镇,但那少说也是上万老百姓,一旦管理不好,出现动乱,损失的还是大明和朝廷的颜面,最终这个黑锅还是得背到皇帝的头上。  可如果将当地衙门的权力一分为二,专门成立一个部门,赋予最重要的治安权利。 

 这样一来,当地的父母官就可以减少一大半的责任和重担,将所有的精力用来发展当地的民生经济。 

 这样做可谓是一举两得。 

 朱元璋迫不及待的说道:“老大,将这次朝廷会议里的内容,全部都详细记录下来,咱之后也要成立一个治安部。” 

 朱标放下毛笔,笑道:“放心吧,爹,我早就已经记下来了。” 

 “成立治安部,绝对是这孩子政治上的点睛之笔。” 

 “这样既可以分化地方官的权利,又可以加强治安管理,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一箭三雕,实在是高。” 

 …… 

 与此同时,其他各个时代的大明皇帝,也都在思考着治安部的成立条件。 

 这是一个开天辟地的新概念。 

 任何事情只要和权力有挂钩,那背后的复杂性,那就是远远无法估计的。 

 除了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二人之外,其他大明各代的皇帝们,在打算成立治安部的想法里,都必须要慎之又慎。 

 宣德皇帝朱瞻基:“治安部,倒是一个好想法,只是三杨应该不会同意。” 

 正德皇帝朱厚照:“这群老家伙,这也不同意那也不同意,成立一个治安部,于国于民都是好事,居然也不同意,真是岂有此理!” 

 嘉靖皇帝:“牵一发而动全身,朕现在是有心无力了。” 

 …… 

 【朱由检的话一说完,杨嗣昌心中便是一紧。】 

 【他注意到皇帝特意用了"武举"而非"科举",掌心不觉沁出冷汗——这意味着新衙门将与文官体系彻底割裂。】 

 【这不只是杨嗣昌心中的想法,在场的绝大部分人,也都意识到了朱由检的野望。】 

 【可他们对此毫无办法,朱由检的威望实在太高,任何人都不可能阻挠他的政策。】 

 【三个月后,治安部正式成立,同时,武举考试如期在京城举行。】 

 【与科举考试相同,这一次的武举考试,朱由检也是别出心裁,除了考核真功夫之外,还要另外考核很多东西,比如断案技巧、细节处理、治安管理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