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朱瞻基从小便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一直都以为重用清廉正直的官员,才是一个皇帝该做的事情。  但天幕里的朱由检,让他对如何做皇帝有一些新的认识。 

 …… 

 嘉靖位面。 

 “这小子说的话,怎么感觉似曾相识呢?” 

 尚在春秋鼎盛的嘉靖皇帝,听到朱由检的话之后,总感觉有种莫名的熟悉,但又说不出来到底是为什么。 

 “不过他这番言论,倒是与朕的理念不谋而合。” 

 嘉靖皇帝满意的点头道:“黄河长江,才是平衡之道。” 

 “诸位,你们说是不是?” 

 大殿内。 

 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严世藩等人,全都尴尬地陷入沉默。 

 嘉靖皇帝的话,是将他们也当做长江和黄河了。 

 严嵩、严世蕃父子臭名昭著,贪赃枉法,自然就是浑浊不清的黄河。 

 徐阶、高拱、张居正是清流领袖,两袖清风,一身正直,自然是清澈的长江。 

 但嘉靖皇帝却并不在乎谁是长江谁是黄河,就像朱由检重用温体仁和周延儒一样,他也会重用严嵩和徐阶,来建立平衡之道。 

 …… 

 崇祯位面。 

 “温体仁和周延儒,他们果然是死对头。” 

 崇祯皇帝看到天幕里的场景之后,一直萦绕在心里的疑惑,也随时消失了。 

 或许是因为时空的不同,导致天幕里的人物,与他这个时代位置好像有些不一样。 

 温体仁和周延儒如今在京城为官,都是将来步入内阁的人才储备。 

 早晚有一天,他们一定都会入阁为相。 

 可崇祯皇帝早有耳闻,这两个人一直都不对付,这让生性多疑的崇祯皇帝,一直都觉得他们的背后,肯定有党争的影子。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两个人就无法担当大任,否则以后步入内阁,他们为了党争而置天下于不顾,任何一个细微的决定,便可以左右大明朝的命运。 

 这是崇祯皇帝绝对无法接受,同时也不想看到的。 

 但在看到天幕后,崇祯皇帝终于明白,原来这两个人只是单纯的不对付,并不是有什么党争之嫌。 

 那这样他就可以放心了。 

 以后只需要学着天幕的朱由检如何用人,至少可以让大明朝的江山,多维持一段时间。 

 …… 

 【在指定温体仁和周延儒为江南代理人之后,朱由检正式打道回府,顺着大运河一路北上,启程回京。】 

 【一个月后,朱由检顺利回归京城,同时还有巨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