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朱瞻基破天荒的竟然站在了朱高煦那一边。

 从小到大,他都是那个万众瞩目的好圣孙。

 文韬武略,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典型别人家的孩子,从小被人夸到大。

 可如今又冒出来一个人,小的时候比他更优秀,更有胸怀。

 这让半辈子都活在夸赞中的朱瞻基,浑身都刺挠。

 “呵呵,你们几个的小心思,老头子我都看得透透的。”

 朱棣不屑的笑了笑:“不就是嫉妒心作祟吗?少在那装蒜了。”

 “来人,立刻把那两句话抄下来,挂在奉天殿两旁的石柱上。”

 “皇子皇孙也好,朝廷重臣也罢,每天上朝的时候,都给我看一遍这两句话,最好都刻在心里,时刻谨记。”

 ……

 除了大明的皇帝外,其他时代不少忠君爱国的读书人,在看到朱由检的经历,以及那两句旷世名言后,都纷纷肃然起敬。

 方孝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好句啊!吾辈当以此子为楷模。!

 杨士奇:“十岁年纪,便有如此胸襟气度,会为我大明朝的光武皇帝。”

 海瑞:“若当今圣上能像光武帝年轻时那般,何愁我大明盛世不再?可惜可惜啊。”

 ……

 嘉靖位面。

 “严阁老,徐阁老,你们看看,朕这个重重孙子如何?”

 嘉靖皇帝朱厚璁背着手,嘴角噙着笑。

 “陛下气吞山河,后代自然皆是龙英凤姿。”首辅大臣严嵩夸赞道。

 内阁次辅徐阶也站起来说道:“老夫纵观天下英才,除皇上之外,再无一人能与这位小殿下相提并论。”

 听着两位内阁重臣的夸赞,朱厚熜心里非常舒坦。

 他也特别喜欢朱由检这个孩子。

 能力自不必多说。

 沉稳,但不失坚韧。

 还有孝心,重感情。

 这么优秀的孩子不可多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