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病榻上,朱常洛气若悬丝,高大挺拔的朱由检站在他面前,活力满满,与他形成鲜明的对比。】

 【朱常洛的眼中满是羡慕,他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一副强健的体魄,那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检儿,父皇错了。”他苦涩的笑道:“没想到你的话,这么快就应验了。他们真的敢对朕下手。”】

 【朱由检没有说话,只是坐在病榻前,为朱常洛搭脉。】

 【经过张景岳的悉心教导,还有朱由检自己逆天的悟性,年仅十岁的他,医术早已臻入化境。】

 【“朕还有救吗?”朱常洛用期待的眼神望着朱由检。】

 【“若是父皇病重之初便召我医治,孩儿三日便可保父皇痊愈。”】

 【“若父皇在服用红丸之时召我医治,一年调养,也可安康。”】

 【“但如今,大罗神仙难救。”】

 【朱由检摇头,面容有些悲伤。】

 【听到这番话,朱常洛默默流下泪水:“儿啊,朕悔不当初啊,没有听进去你的苦口良药,这才酿成今日的后果。”】

 【“我死之后,你要好好辅佐你的兄长,千万不要让他走我的老路。”】

 【一日后,登基仅一个月的朱常洛驾崩。】

 ……

 当大明各个时代的人们看到这里的时候,都不禁唏嘘感慨。

 “唉,光武帝不容易啊,有这样一个爹,也挺闹心的。”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啊。”

 “难道就没有人觉得光武帝很厉害吗?小的时候竟然就这么聪慧,不禁让我想起了诸葛亮啊。”

 “是啊,他只是一个十岁大的孩子,对朝局竟然看得那么透彻,心思如此缜密,当真是恐怖!”

 “心境沉稳老练,喜怒不形于色,小小年纪就修炼到这种程度,他就是天生的帝王啊!”

 大明各个时代的人们在感慨的同时,也都在赞叹光武帝朱由检的恐怖。

 那么小的年纪,竟然就有这般城府能力,哪怕是许多宦海沉浮的几朝元老,也都钦佩不已。

 而大明的皇帝们心情就更加复杂。

 洪武位面。

 许多大臣也都在滔滔不绝的夸赞光武帝朱由检的优秀。

 尤其是朱标,几乎是赞不绝口。

 通过各个方位和角度夸赞朱由检多么多么厉害,多么多么有能力。

 可唯独朱元璋始终沉默,没有说话。

 “爹,你在想什么?”朱标见父亲一直沉思,忍不住开口问道。

 “唉。”

 朱元璋叹了口气,深深感慨道:“好孩子啊。”

 “爹,你终于也承认了这孩子的能力了?”朱标一阵欣喜。

 他之所以这么夸赞朱由检,就是为了改变朱元璋心中的成见。

 算算日子,朱棣差不多也该进京了。

 以朱元璋的脾气,恐怕少不了一顿打。

 朱标想要用朱由检的优秀,来给朱元璋证明,即便是他四弟朱棣的后代,同样也可以撑起大明江山。

 “能力倒是其次。”

 朱元璋摇摇头,说道:“咱看中的是这孩子的孝心。”

 “啊?”朱标懵了。

 他不太明白。

 所有人都在讨论朱由检有多么优秀,多么有能力,多么有城府,怎么朱元璋看到的角度就那么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