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神偷 作品

第十四章 智慧(2)

“嗯!”朱元璋点头,“这倒是...”接着,却又一笑,“可老子也不在乎!”

 

这一点李景隆深以为然。

 

朱元璋就是那种,不在乎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约束皇帝。

 

其他朝代的皇帝,杀人的时候可能还假惺惺的说什么天理人心,也不会把杀人挂在嘴边。

 

可朱元璋要杀人的时候,他就是要杀。

 

违背了他制定的律法,要杀。

 

损害阻碍乃至和他皇帝的权力冲突了,他也杀。

 

“那您想过没有?”

 

汤和看着朱元璋的脸色,“太子的名声呢?”

 

~~

 

“老臣说句不当的话!您恕罪!”

 

汤和拱手,而后道,“就好比老臣,一辈子杀人放火,坏事做绝了!可一旦人模狗样之后,就教着家里的儿子们,要读书懂礼,凡事讲理。不求做个谦谦君子,但一定要个好人。”

 

“老臣是....”

 

他低下头,低声道,“老臣是觉得,一代怎么也得比一代强!”

 

“咱们都想着歹竹出好笋!”

 

朱元璋跟着感叹,“说白了,咱们这代人不指望后人把咱们说得多好听,但咱们的儿孙,得有好名声。对吧?”

 

“嘿嘿!”

 

汤和一笑,又道,“朝中那些狗东西,您杀了老的,是正国法。太子爷若是说话,给那些没了老子的小的一条生路。”说着,他正色道,“那就是仁厚之君!”

 

这话,说进了朱元璋的心里。

 

尽管他的儿子们跟他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但他从内心深处,一直从未希望他的儿子如他一般。

 

这一点在历史上就已经证明了,他自已亲口承认,朕治天下以严刑峻法,朕之子孙治天下当以仁!

 

“不过,有错就要罚!”

 

汤和又道,“爵位该废的废,该贬为庶民的贬,该流放的流放!”

 

忽然,朱元璋的目光转向李景隆,“你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你早上来求了情之后,就去找了他?”

 

“回皇上!”

 

李景隆叩首,“臣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说着,他咬牙,抬头道,“臣本来不想找老国公的,是臣在镇抚司亲眼看着,蒋瓛要对济宁侯巩昌侯二人,用....私刑!甚至,还叫来了仵作,要...行宫刑!”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李景隆又道,“他们触犯国法,自有国法处置。可锦衣卫擅自动用酷刑,折磨羞辱。传扬出去,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会被天下人加在您和太子爷的头上呀!”

 

“太子爷向来仁厚,乃是历朝历代少有的贤良储君!”

 

“臣不愿太子无端端背负如此的骂名,所以只能斗胆,再三冒大不韪,跪奏陈情!”

 

“而且.....”

 

见他犹豫,朱元璋不悦道,“而且什么?直接说!说明白了!”

 

“而且此案,本就非同寻常!”

 

李景隆又道,“必定会让大明朝堂内外人心惶惶朝野震动。您诛杀逆贼乃是清正国本,太子爷若是能.....稍加天恩,则可安定人心呀!”

 

“坏事咱做!”

 

朱元璋咧嘴,无声笑道,“好人让咱儿子来当?”

 

“臣不敢!”李景隆忙叩首。

 

接着,御花园之中一片沉寂。

 

“老大这回,是有些急躁了!”朱元璋心中暗道。

 

其实那些刚袭爵的二代勋贵们,在他的心中都是可有可无的。正如汤和所说,人死债消了。

 

即便他们老子有错,可人都死了,还追究个屁?

 

但也不是老大太过于急躁,而是急于掌权的东宫系的官员们,太过于上蹿下跳了。

 

弄巧成拙了!

 

以前无论是当初处置宋濂等人,还是胡惟庸案,还是郭桓案。

 

太子都会表现出贤德仁厚的一面,唯独这次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