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神偷 作品

第三十二章 他的好(2)(第2页)

 随即,他又重重的摇头,“是不是我想多了?只是他单纯的老了糊涂了贪财了,所以才这么下作了?” 

 “不对不敌!” 

 他心中又道,“世上的事都并非偶然!”  “另外” 

 就在朱标沉思之时,又听李至刚再次开口。 

 “另外什么?除了广东?韩国公府还涉及了哪一省?”朱标皱眉道。 

 “臣要说的不是韩国公,而是” 

 李至刚看了朱标一眼,略显犹豫。 

 “说!” 

 “户部的官员们,大多是吴学士嗯,郭桓案之后接手户部时,提拔起来的!” 

 李至刚把心一横,咬牙道,“这次最反常的就是江南一系的豪商!微臣也从中听了一些有点捕风捉影的事儿!” 

 “浙商跟吴学士的门生们私下有络,知晓了朝廷的底价” 

 “嘶!” 

 朱标心口一疼。 

 李善长的事不好推断。 

 但李至刚所说的这事,不用推断。 

 郭桓案之后,在他朱标的授意之下,六部之中提拔了许多清流担当重任。而清流从来都是任人唯亲,所提拔的多是同乡同窗。 

 这些人出身籍贯相差不远,在朝中本就是一党。 

 所以偏袒家乡的商人从中牟利,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我这是自己的巴掌打了自己的脸!” 

 朱标心中又暗道。 

 当初他抬举清流,为的就是压制淮西官僚集团,接管朝中的权力真空,稳定朝堂。 

 却不想这些人在掌权之后,马上就做了这些营私的勾当出来。 

 一时间,朱标心中愤慨难当又惭愧不已。 

 “一个是李善长,一个是你已故老丈人!” 

 李至刚心头狂跳,“但愿能把我的错,稍微减轻一些!” 

 就这时,边上忽然出现一个人影。 

 “子澄,何事?”朱标平复下心中的浊气,转头问道。 

 来人,乃是刚被点为东宫侍从不久的翰林院编修,洪武十八年的探花黄子澄。 

 “殿下!” 

 黄子澄是标准的儒生做派,先是大礼,而后道,“魏国公府来报!” 

 “魏国公?”朱标不解,“何事?” 

 黄子澄顿了顿,“魏国公堕马,甚危!” 

 “嗯?” 

 朱标瞬间起身,也顾不得和李至刚再说话,起身就朝外走。 

 “微臣恭送太子殿下!” 

 李至刚侥幸逃脱,如蒙大赦,跪地行礼。 

 而后抬起头,看着朱标远去的背影,心中忽然想道,“以前太子爷身边都是勋贵武臣,这等事都是东宫的侍卫直接进来禀告的!可现在,太子爷却和清流文臣走的越来越近了!” 

 想着,他心中猛的后怕起来。 

 吴沉学士的死,太子爷虽一直没有明说。 

 可谁都知道,跟他李至刚怼人家是脱离不了干系的。 

 朱标作为太子,可能不会公然怪罪。 

 但是老吴学士那清流一系的读书人们,肯定会把他李至刚恨到骨头里。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 

 “差事办砸了,失了太子爷的圣眷!” 

 李至刚后背上,再次冷汗迭出,“又成了那些遭瘟的文官们的眼中钉,今后的日子,可不好过?” 

 “我在朝中根基太短,没人能护我?” 

 “有人!” 

 突然,他眼睛一亮,“还是得抱紧曹国公的大腿!” 

 “对对对,必须抱紧曹国公的大腿!今儿这事,得马上写信告诉曹国公,求一个对策出来!” 

 说起来,拍卖会的专权落在他身上的时候,他没想着李景隆。 

 但出了事,却想到了李景隆,这多少有些不地道。 

 可人心人性历来就是如此! 

 “对对对!” 

 李至刚又道,“还有魏国公堕马的事,也要快点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