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二爷 作品

第1792章 专访里的‘杀招’(第2页)

 

听到这样的话题之后,他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要提醒自已。

 

这种问题,不该是自已回答的范围。

 

自已级别低,接触不到这些。

 

但让自已回答,表明了要让自已出丑,甚至要让自已犯忌讳,触犯政治上的‘死结’

 

“我能问一问提出这种论调的人是谁吗?”

 

杨东没有第一时间回答问题,而是反问黑岩林,问起提出这个论调的人士。

 

黑岩林耸了耸肩膀,笑了笑,但没有回答。

 

很明显,这就是专门给杨东挖坑的问题。

 

这种论调大行其道,上到内参,下到普通老百姓,不是都在讨论吗?社会主义不行,无产阶级就是大家一起穷吗?

 

杨东仔细的思考了一会,这种问题不能轻易回答,也不能随意开口,这是要承担风险的。

 

这个问题回答不好,不比当初的关顾之争,影响小。

 

“一切还没发生的事情,我个人觉得会是伪命题。”

 

“可一切正在发生的事情,很多人却又对此视而不见,这是一种非蠢即坏。”

 

“别的地方我不知道,还是拿庆和县举例子吧,毕竟我也只是庆和县委书记,我对此有发言权。”

 

“我们庆和县就是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政府所有的举措,都是以人为本,以人民为本,以人民利益为主,所以你也能看到,我们庆和县的成绩是很好的。”

 

“失败在哪里?我们政府按照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指导来开展工作,哪里失败了?”

 

“今年庆和县gdp要突破两百亿元了,到时候全省第一,失败吗?”

 

“我也是无产阶级,我家里人都是无产阶级,我爸我叔叔我爷爷都是农民,我舅舅是打工人,农民和工人就是无产阶级的典型代表,他们这几年都赚到钱了,因为市场变好了,赚钱就多,这跟什么阶级,什么制度无关,这是市场最基本的运行逻辑。”

 

“你要说他们穷,他们会跟你急,因为我舅舅正准备买一辆小汽车在村里炫耀呢,他穷吗?”

 

“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一个人如此,一个县如此,凭什么全国不是这样?”

 

“我不知道提出这种论调的是谁,如果是专家学者,我劝他重读马克思,重上井冈山。”

 

“如果是老百姓,那我劝他来庆和县走一走,看一看,在庆和县安定下来,他会发现他思维的错误。”

 

杨东的回答一出,黑岩林先是叹了口气,后又松了口气。

 

叹了口气是因为自已这个问题没有难住杨东,没能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

 

松了口气也是因为杨东回答的很好,杨东没有毁在自已手上,自已松了口气。

 

“最后一个问题,杨书记如何看待四十年前的悲剧?”

 

黑岩林最后的问题,就是那位领导对杨东的绝杀!

 

但杨东听后却只是微微摇头一笑:“我不评判超过我年纪以上的历史,你可以问我2008年的京城奥运会,也可以问我2010年世界杯。”

 

黑岩林错愕的看向杨东,傻眼了。

 

原来年纪的优势,还能用到这上面?

 

不评判超过自已年纪以上的历史,太tm鸡贼了。

 

可你又能说什么?人家的确没那段历史年纪大,你还能怎么问?

 

问一个十岁的孩子,你知不知道三十年前孩子玩的游戏是什么?

 

问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你知道一百年前的老年人有胡子吗?

 

这不是扯淡吗?

 

人家不了解,你问了也没用。

 

同理,放在杨东身上也是适用的。

 

黑岩林笑着感慨,调整心态,然后朝着杨东伸出手去。

 

“杨书记,感谢您参加我们的对话节目。”

 

“相信这期节目,一定会收视创新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