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公子高提心吊胆,高要的重要性!
他们熟知本地哪些家族有信誉,哪些地头蛇需提防,哪条沟渠关乎收成,哪种习俗不可触犯。由他们出面推行新政、解释王命、安抚民心,其效果远胜于一个操着外地口音、对本地两眼一抹黑的“新官”。他们的存在,是政权得以在陌生土地上快速扎根、恢复运转的关键润滑剂。
这绝非某一地百姓“刁蛮”或官员“无能”,而是知识闭塞、视野狭窄导致的认知鸿沟。没有外部力量的持续冲击,这种基于地域的保守性极难自发改变。这也正是为何知识被视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石——它拓宽认知的边界。
纵观历史,无论是横扫欧亚的蒙元,还是入主中原的满清,最终都不得不倚重大量的汉族官员和地方士绅来维持统治。原因无他:没有这些熟悉本地语言、文化、人情网络的本土力量,再强大的征服者也无法真正触及基层,无法有效地沟通、管理、汲取资源。
战争的终极目标——人口、土地、财富——尤其是那庞大而沉默的人口,若无法使之归心、令其生产,则征服便失去了意义。高要深谙此道,他的低调行军与务实用人,正是这份深刻认知的体现——真正的统治力,不在于耀武扬威的入城式,而在于是否能以最小的代价,最精准地掌控这片土地与生活其上的人。
车轮碾过黄土,扬起经久不散的尘烟。一连七日,这支沉默而庞大的队伍在官道上蜿蜒前行,距离目的地南郡越来越近。空气仿佛也随着目的地的临近而变得更加凝滞,尤其是在公子高那辆位于大军核心、被严密“护卫”着的华丽车驾内。
公子高端坐其中,锦袍下的身躯却紧绷如弓弦。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光滑的玉璧,目光透过车窗缝隙,茫然地扫过外面整齐行进的士兵盔甲,却什么也看不进去。每一里路的缩短,都像有一把无形的锉刀,在他紧绷的神经上又磨深了一分。
他知道自己此行,名为“迁都”,实为赴死。高要那看似平静却不容置疑的宣告,如同冰冷的枷锁,早已套在他的脖颈上。更令他心如刀绞的是,他所有的家眷——妻妾、儿女、甚至府中的老仆——都被留在了南郡,成为了高要手中最有效的质押。
这让他连一丝孤注一掷的妄念都不敢有。家眷的性命,比他自己这条命,更沉重地压在他的心头。
这七日的行程,却平静得诡异。大军按部就班地行进、扎营、再启程。他的饮食起居一如既往地精致周全,甚至护卫的士兵对他依旧保持着表面上的恭敬。没有想象中的刁难,没有暗中的胁迫,连一丝风声鹤唳的迹象都没有。这种过分的“正常”,像一层甜腻的蜜糖,渐渐裹住了那颗惊惧的心,滋生出一丝侥幸的、自我麻痹的幻觉。
“难道……是我多虑了?”公子高有时会这样恍惚地想,“高要莫非是打算到了咸阳,在朝堂之上再动手?又或者……他改变了主意?”
这种念头如同黑暗中的一点微光,明知其虚幻,却忍不住想去抓住。人的恐惧便是如此,最折磨人的往往不是死亡本身,而是那悬在头顶、清晰可见却又不知何时落下的利刃。那漫长的、分秒秒都在计数的死亡倒计时,足以将最坚韧的意志碾磨成齑粉。如同后世被宣判绝症的病人,不知病情时或许还能如常生活,一旦知晓大限,那倒计时的每一刻都成了煎熬,精神的重压甚至可能加速肉体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