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皇皇 作品

第384章 在做题和做事之间选择做法

 两条宣传视频一出。

 对大部分国内的影视公司而言,劳动节真成了劳动的日子。

 夕阳缓缓下山,天边由蔚蓝色变成金色。再过了会,天空逐渐暗下来,变成了墨蓝色。夜幕降临。

 首都的一栋高档小区里。

 吴部长端着泡好的茶走到阳台,把茶壶放在木头圆桌上,绕到一旁的藤椅上躺下。

 听说今晚有流星雨,他要躺这瞧瞧。

 别问为什么要看,问就是找灵感。

 刚躺下,旁边的手机嗡嗡响起,拿起来一瞧,是公司中层领导群里有人发来新消息。

 “【市场调研部部长】:大家都看到了东方传媒发布的两个宣传片了吧?我刚刚打听了一下,乐众、英伦娱乐似乎都准备跟风拍摄仙侠作品。嘉豪、夏娱应该还在观望形势。但这都是打听的消息,真实性有待考证。”

 “【编剧导演事务部部长】:对,最近二三十年基本没有以‘侠’为主题的作品,算是新赛道。”

 “【电视剧部部长】:但这种类型的写作难度很高吧?”

 “【编剧导演事务部部长】:我刚刚联系了几位编剧,他们说应该能写。因为仙侠作品在清末就比较受欢迎了,只不过最近几十年沉寂下去。他们有东西可以参考。而且‘侠’的概念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历史上有不少带侠色彩的作品,可以将其与仙、爱情相结合,推出作品。总的来说,从写作角度来说,能跟。”

 “【电视剧部部长】:@制片部部长,老吴,跟风的神,你看到消息回复几句?”

 @他一下后,其他部长们继续分析。

 制片部的吴部长看着众人的发言,眉头微皱,手指在木桌上缓缓敲击。

 跟风想成功,就得抓住观众的核心需求,并且在同类型作品中胜出。

 抓住观众核心需求,要么是观众看完最优秀、最热的那部作品后,没得到满足,继续找同类型作品。典型是《功夫》问世后,掀起一股功夫热,他趁机跟风,满足观众视觉体验。

 或者是,最优秀的那部勾起了他们某种兴趣,但并没有满足观众,导致观众想找作品来满足。典型是《战火中的救赎》那个倒霉蛋,瞬移躲破天富贵。

 要想满足这两点,肯定要等《仙剑奇侠传》上映才行。

 而且还得在同类型作品中胜出。

 同类型作品……

 吴部长迅速打字,并发出消息。

 “【制片部部长】:东方传媒自己也可能继续拍吧?”

 “【市场研究部部长】:他们以前没拍过重样的吧?”

 “【制片部部长】:你当他们做慈善呢?那《哈利波特》不知道要拍多少部呢。”

 “【副总裁王强】:这样吧,先让编剧那边多了解这类作品,大家也先在自己工作范畴内搜集资料,等节后开会讨论。”

 吴部长见副总出来掌控全局,迅速回复了个“收到[玫瑰][咖啡],祝各位节日快乐。”

 屏幕上,迅速出来一群差不多的、改改表情标点的回复。

 吴部长放下手机,躺在藤椅上望着天空思索了几分钟,站起来走进书房。

 妻子正盘腿坐在客厅看电视,看他走进书房,好奇地跟上,倚着门框道:“怎么了?要加班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