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健全粥 作品

第104章 太史慈为孔融求援!陶谦究竟要干啥?

 管家有些不明所以。 

 不知陶谦为何先讽刺孔融,又突然感谢孔融令他“恍然大悟”,还要赶紧把孔融的使者喊进来。 

 但管家内心清楚。 

 别人都说陶谦老了,唯有他知道,陶谦虽老,但依旧是那个为了利益,能够不择一切手段之人! 

 面对满宠的时候,陶谦展露出的低姿态,十之八九都是装出来的。 

 到底要不要和曹操结为军事同盟,不重要。 

 重要的是,表面关系必须维持。 

 很快,管家把孔融的使者带了进来。 

 此人身长八尺有余,背后背着双戟,眉宇间的神色显得无比稳重。 

 陶谦也是识货之人,一眼便看出这使者不凡。 

 “壮士,你是孔北海麾下之人?” 

 这使者不卑不亢道: 

 “启禀陶刺史,在下太史慈,乃是青州东莱人士。” 

 “孔北海对在下的母亲有恩,在下为了报恩,特地为孔北海前来送信。” 

 说罢,太史慈从兜里取出一份带着皱褶的信纸。 

 在月光的映照下,陶谦仔细打量太史慈。 

 只见太史慈身上穿的铠甲,早已被血迹染成红色。 

 但看太史慈的动作,却并不迟钝,显然未曾受到重伤。 

 足以看出,这些血迹大多都是来自敌人! 

 想想也是,太史慈要先闯入临淄,找孔融取到信件。 

 拿完之后,又要再杀出城外。 

 这一来一回,遭遇的战斗堪称不计其数。 

 太史慈能活下来,本就是一场奇迹! 

 但陶谦也是久经沙场之人,奇迹,终究是有能力的人才配享有。 

 若不是太史慈武艺高强,恐怕早已死了八百回都不止! 

 孔融的求援信,根本没啥好看的。 

 大致意思就是: 

 陶刺史,求你赶快带兵救我!我还不想死! 

 说真的,孔融好歹也是北海相,被管亥残部打成这样,也是真的菜的抠脚。 

 但有句话说得好。 

 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 

 自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在汉朝已是一家独大。 

 儒家创始人孔子,也成了众多学子口中的“孔圣人”。 

 作为孔子第二十世孙,孔融在文坛的地位无疑是超然的。 

 若是孔融没有派人前来求援,死了也就死了,无所谓。 

 但他既然已经派了使者,无论是陶谦还是公孙瓒,都得象征性的派点士兵去救他。 

 孔融也正是算准了这一点,一开始才只找公孙瓒要援军而不找陶谦。 

 但他没想到,公孙瓒正忙着去收拾刘虞,没啥功夫搭理他,只派了刘备率领三千人马前往北海救援。 

 被困在北海主城临淄的孔融,得知公孙瓒只派了三千人前来的消息,气的跳脚大骂。 

 这之后,才有了派太史慈去彭城找陶谦请求援军的事儿。 

 事情经过,和陶谦的猜想基本一致。 

 思来想去,陶谦对太史慈说道: 

 “壮士远道而来甚是辛苦,还请先下去歇息一番。” 

 “救援北海之事,老夫允了。” 

 “但具体出兵多少,还得和麾下文武商议一番。” 

 太史慈点了点头,向陶谦道谢后,跟随陶谦的管家离去。 

 陶谦能当场答应救援孔融,已是十分不易。 

 至于具体出兵多少,太史慈左右不了陶谦,这只能看陶谦自个儿的意思。 

 待管家安排太史慈睡下后,陶谦对管家吩咐道: 

 “去把曹豹给老夫找来。” 

 “老夫有个重要任务要交给他。” 

 管家领令而去。 

 不一会儿,头绑的跟个木乃伊似的曹豹,从外面大步走了进来。 

 “阿豹,快坐下。” 

 “这是老夫特地为你准备的杜康,看看是否合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