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封左将军,接管万众大军
命令传下,宫中立时一阵忙碌。不多时,李道宗、长孙无忌、房玄龄、岑文本四位重臣便脚步匆匆地赶到了太极宫。见李渊深夜急召,且神色异样,几人心中皆是一紧。 “陛下深夜召臣等前来,莫非是西线战事有变?”李道宗率先问道,语气中带着关切。
李渊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荡的心绪,脸上却难掩兴奋之色:“非是有变,而是……大捷!”
他将丘行恭奏报的整体战果简述了一遍:“丘行恭部已破西秦边境,斩首五千,俘虏三千,我军伤亡不足千人!”
“陛下圣明!天佑大唐!”众臣闻言,顿时面露喜色,纷纷躬身庆贺。这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开端。
李渊却摆了摆手,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变得凝重而神秘:“但此战首功,却并非丘行恭。”
众臣一愣,皆感诧异。
李渊将手中的军报递给离他最近的李道宗:“道宗,你们传阅一下这份详报,尤其是关于一个叫萧羽的新兵的记述。”
李道宗接过军报,疑惑地展开阅读。片刻之后,他的脸色骤变,从最初的疑惑,到震惊,再到难以置信,最后化为深深的骇然!他猛地抬起头,看向李渊,嘴唇翕动,却一时说不出话来。
军报在长孙无忌、房玄龄、岑文本手中依次传阅。无一例外,每一位看过军报的大唐重臣,都被那白纸黑字间描述的惊天战功彻底震撼!
大殿之内,一时间寂静无声,只剩下众人粗重的呼吸声。
“这……这军报所述……可属实?”长孙无忌率先打破沉默,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一人之力,阵斩三百,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此等武勇,闻所未闻!”房玄龄抚着胡须,眼中异彩连连。
岑文本亦是满脸惊容:“若非丘行恭亲笔军报,盖有帅印,臣实难相信世间竟有如此猛士!此子……简直是天生的战神!”
李道宗目光灼灼,看向李渊,语气激动:“陛下!此子若非虚报,实乃‘悍将’!堪比卫霍,李靖再世!臣以为,此等旷世奇功,必须重赏!若善加培养,必是我大唐未来又一根定海神针!”
“重赏?”李渊目光深邃,缓缓点头,却又带着一丝沉吟,“只是,此功……该如何赏?”
“丘行恭在军报中亦提及,此功之大,已超乎常规,连他亦不敢擅专,暂擢升其为都尉,已是破格。”
一个入伍两月的新兵,立下如此泼天大功,直接封赏到行军大总管都并非没有可能。但这,可能吗?又该如何平衡朝堂与军心?
李渊看着眼前几位心腹重臣,将丘行恭的顾虑与难题抛了出来。
太极殿内,气氛肃穆。
龙椅之上,李渊目光扫过阶下群臣,最终落在廷尉李道宗身上。边境大捷的战报已呈上案头,其中“萧羽”二字,尤为醒目。新兵,斩敌三百,阵斩敌将。
“李卿,依我大唐军功制,此新兵萧羽,当如何封赏?”李渊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道宗出列,躬身回道:“陛下,按军功,斩将夺旗,杀敌过百,萧羽之功,至少可擢升行军总管,授柱国,官拜万人将,赐良田千亩。然…萧羽入伍时日尚短,骤登高位,恐……”
他话未说完,但担忧之意已明。
“廷尉此言差矣!”未等李道宗讲完,中书侍郎岑文本已迈步而出
“我大唐立国之本,便是军功!‘无功不可封爵,有功必赏’!
若因其新兵身份便吝于封赏,岂非寒了浴血奋战将士之心?军功之前,何分新老!”
“岑侍郎所言极是。”
吏部尚书房玄龄随即附和,“军功制乃国之基石,赏罚分明,方能激励三军用命。”
他身侧,一直沉默的长孙无忌也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此时,一直因病告假的丞相萧瑀,由人搀扶着,亦颤巍巍地上前一步,虽面带病容,眼神却犀利:
“陛下,老臣以为,军功面前,一视同仁,此乃维系军心,强盛国本之要道。”
李道宗见众意所向,尤其是连抱病上朝的萧瑀都明确表态,便不再坚持:“臣,明白了。”
李渊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目光再次扫视全场,而后沉声宣布:“拟王诏!”
内侍迅速铺开黄绢,执笔待命。
“新兵萧羽,于浅水原一役,勇冠三军,斩将夺旗,灭西秦锐气,居功至伟。朕意,擢升萧羽为‘左将军’,统领万军!即刻生效!”
“轰!”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惊!
左将军!从二品!
这已非普通军功擢升,而是直接跨入了朝堂权力的核心圈层!
从二品,那是无数将领征战一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更何况是“左将军”,实打实的兵权在握!一个新兵,一步登天!
李渊看着群臣震惊的表情,缓缓站起,龙袍无风自动:“诸卿或有疑虑。” “然,朕看到的,非其新兵之身,而是其潜力!朕今日重赏萧羽,不只是赏其功,更是要以此为例,告诫天下:”
“在我大唐,无论出身,无论资历,唯功是赏!朕要让三军将士皆知,只要奋勇杀敌,功勋卓著,封侯拜将,指日可待!”
萧瑀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明白了李渊的深意。
这是要树立一个典型,一个奇迹,用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全军的士气与渴望!
“陛下圣明!”萧瑀率先躬身。
“陛下圣明!”群臣反应过来,纷纷拜倒,山呼万岁。
李渊抬手:“传朕旨意,将此封赏王诏,八百里加急,送往丘行恭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