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岂容青简蒙尘滓,丹心终古照崔嵬
《大吴史?岳峰传》载:\" 德佑三十三年春正月,朔风卷雪,岳峰自宁武关被征还京。¢e~8¢z`w?.¢n.e~t^时镇刑司缇骑沿驿道散布匿名信,自京师至云中,凡驿站、军镇、市集皆有流传。信以麻纸朱书,前半用北元畏兀儿文,译其意为 '' 岳峰与北元太师也先约,三月初三献宁武关,愿裂云中之地为封邑 '';后半附汉文,笔迹刻意仿峰奏疏,唯捺笔处失其常年握刀之顿挫,显系伪作。
帝萧桓召见于文华殿,案上并置匿名信与风宪司勘验册。册载 '' 信纸为北境狼皮纸,非京师所产;朱墨混狼血,乃镇刑司缇骑惯技 ''。然帝仍出示其信,问曰 '' 此非卿笔迹乎 ''。峰免冠叩首,膝行至御案前,解贴身处锦囊,出一卷桑皮纸誓书。
誓书长三尺,阔一尺五寸,边角磨如絮,经四代人血书而成:首行为神武帝年间,岳氏先祖岳成随萧武定江南,战死鄱阳湖,血书 '' 岳氏子侄,永护大吴 '';次为元兴帝朝,岳成子岳谦守开平,被围三月,粮尽自刎前血书 '' 城破人亡,不降北元 '';再为永熙帝初,岳谦子岳忠守偏关,一箭穿胸,犹以指蘸血书 '' 儿峰当守关,勿念父 '';末行为峰十九岁时,随父战阳和卫,左臂中箭,血书 '' 承父志,守边土,生为吴臣,死为吴鬼 ''。四代字迹叠压,朱砂与血渍相渗,入纸三分,边角钤神武帝亲赐 '' 忠勇 '' 副印,印文虽斑驳,仍可辨 '' 神武元年制 '' 款。
帝览书,见岳忠血书 '' 儿峰 '' 二字笔锋颤抖,知其临终托孤之状,默然久之。\"
紫宸风急撼宫槐,烛花迸裂烬成堆。
尺纸谗言飞驿路,阴霾匝地锁天垓。
四叶忠魂铭骨血,誓书斑驳映寒苔。
岂容青简蒙尘滓,丹心终古照崔嵬。
文华殿的炭火烧得有气无力,炭块蜷着青灰,偶有火星噼啪爆开,却暖不透殿内的寒气。殿角铜壶滴漏的漏箭沉得格外快,每一声滴答都像砸在金砖上,震得岳峰甲胄的铜环微微发颤。他刚从保定驿站赶来,靴底的雪化成水,在金砖上洇出浅痕,混着他来时在会同馆门前蹭的泥,像道拖曳的罪证。入朝时玄夜卫校尉沈峰搜身的手格外重,指腹在他甲胄接缝处反复摩挲,碾过护心镜上的箭痕 —— 那是十年前守独石口时留下的旧伤,此刻倒像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此刻他免冠跪在地上,发髻散了半缕,望着御案后萧桓紧绷的下颌,忽然明白 —— 这场召见哪里是述职,分明是架在他脖子上的刀,就等他说错一个字。
李嵩站在文官首列,朝服玉带的尾端在袍角扫出轻痕。他垂着眼,睫毛在眼下投出小片阴影,遮住了那抹快要溢出来的得意。前日他在镇刑司密室里,看着缇骑将匿名信 “不慎” 遗落在御书房外的回廊,信笺边缘还留着缇骑指腹的油痕 —— 昨夜刘二仿岳峰笔迹时,特意把 “峰” 字的竖钩写得歪斜,岳峰常年握刀,右手食指关节有茧,写竖钩时总会顿一下,刘二却学不来。此刻见萧桓指尖在信上轻叩,李嵩喉间溢出一声极轻的咳嗽,像提醒,又像催促,惊得殿外檐角的铁马叮当作响。~d¢i.y-i,k¨a*n~s\h~u-.+c′o+m?
“岳峰。” 萧桓的声音裹着殿外的寒气,从御案后漫过来。他指尖将匿名信推离案心,狼皮纸边缘扫过镇纸,发出细响,“这信,你认得吗?”
岳峰拾起信纸,指尖触到纸面的麻纹 —— 是北境特有的狼皮纸,纤维里还嵌着细碎的兽毛,去年冬北元使者来朝时,他在会同馆见过同款,那时使者用这纸写国书,墨迹干了会发褐。他默读那行北元文,突然低笑一声,笑声里裹着铁锈味 —— 方才在殿外咬碎的牙血还没咽净。“陛下请看,” 他用指甲叩向北元文的 “关” 字,“北元人写此字,尾钩必如弯刀,这信上的钩却像被掐断的麦秆,定是汉人仿的。臣当年在阳和卫俘过北元文书,他们的笔杆比咱们的粗三分,写不出这等纤细的钩。”
李德全的尖嗓子像被踩住的猫,突然炸开:“放肆!陛下问你认不认得笔迹,谁让你挑字眼嚼舌根!” 他袍袖猛地一甩,一卷拓本 “啪” 地砸在岳峰面前,纸角掀起,露出下面垫着的通政司公文纸 —— 昨夜他命人撬开通政司档案柜,从岳峰三年前的奏疏上拓下来的,墨迹还带着潮味。“这是你往日奏疏的笔迹,” 他踮着脚,手指点在拓本上,“你看这‘宁武关’的‘宁’字,宝盖头右边总带个小钩,信上的汉文翻译,一模一样 —— 难道北元人还能偷学你的笔锋?”
岳峰抬头时,目光扫过李德全颤抖的指尖,那拓本边缘泛着新撕的毛边,纸纹里还卡着点档案柜的木屑。他忽然笑了,笑声撞在殿柱上,反弹回来带着颤音:“李公公掌司礼监,该知我朝公文规制 —— 奏疏誊抄后,风宪司要在骑缝处盖朱印,拓本若真,这道缝为何是白的?” 他抓起拓本对着光,殿外的日头恰好透过窗棂照进来,“还有这纸纹,通政司用的是桑皮纸,您这拓本却是楮纸,昨日崇文坊刚
到的新货吧?”
李德全的脸 “唰” 地涨成猪肝色,往后踉跄半步,撞在旁边的侍立太监身上。萧桓的目光在拓本与岳峰之间转了个圈,御案上的镇纸被他指尖磨出细响 —— 他忽然想起,去年岳峰奏报阳和卫大捷,那封奏疏的骑缝章,他亲自见过,是风宪司特有的 “獬豸” 纹。
萧桓的指节在御案上捏得发白。他想起永熙帝临终前,曾指着《北境守将图》上岳峰的名字说:\"这孩子十二岁随父守偏关,一箭射穿北元百夫长的咽喉,那时他的弓比人还高。\" 可眼前的匿名信像根刺,扎在 \"君臣相疑\" 的旧伤上 —— 德佑元年萧栎在大同监军时,也曾被人诬通敌,虽然后来查清是构陷,可那段日子京中流言差点掀翻皇城。
\"就算字是假的,\" 萧桓突然提高声音,案上的茶杯晃了晃,\"三月初三将近,宁武关此刻危在旦夕,你却在保定滞留三日,说是 '' 染疾 '',莫非真在等什么?\"
岳峰叩首的力度让额头撞出闷响:\"陛下明鉴!保定驿站的驿丞可证,臣确因风寒高热昏迷两日,玄夜卫沈峰也验过臣的脉案。至于滞留三日,是因在驿站截获镇刑司缇骑,从他们身上搜出这个。-d^a¢n!g`k_a′n~s-h\u^.`c¢o?m`\" 他从怀中掏出一卷布,展开时露出半枚兵符,\"这是宁武关的副符,本该由周毅保管,却出现在缇骑身上 —— 他们是要替谁接管关城?\"
李嵩脸色微变,上前一步按住布卷:\"陛下,此必是岳峰伪造!镇刑司缇骑怎会私藏兵符?\" 他转向岳峰,目光像淬了冰,\"你莫不是想转移话题?匿名信虽有瑕疵,可你弟岳峦在诏狱,你旧部周毅杀马充粮却不发一兵救援,桩桩件件,难道都是巧合?\"
\"巧合?\" 谢渊从群臣中站出来,袍角扫过岳峰身边的地砖,\"李大人忘了?岳峦入狱前,王显强买他家苏州织坊被拒;周毅缺粮,是因户部扣了三成军饷入内库。至于这匿名信,\" 他从袖中掏出另一张纸,\"风宪司查得,写北元文的人是镇刑司文书刘二,他去年随李德全去过北元营地,学了半吊子北元文,账簿上记着 '' 学字月钱三两 ''。\"
刘二的名字刚出口,站在殿角的一个小吏突然腿软倒地,撞翻了旁边的香炉,火星溅在岳峰的衣袍上。
萧桓盯着那团火星,突然想起永熙帝教他辨认兵符的日子。那时他才八岁,父亲握着他的手抚过神武帝亲铸的兵符,说 \"这符一分为二,君执上,将执下,合则军心定,离则天下危\"。此刻岳峰呈上的副符边缘有处缺口,与他案头的主符缺口严丝合缝 —— 那是宣德三年岳峰父亲守偏关时,被北元箭矢崩掉的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