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320 天晴了雨停了,孙权又行了
从名义上来说,吕蒙确实做出了背刺盟友的举动。 但彼时关羽的威慑力实在太大,换做谁都不会容忍这样一员猛将在自己家门口虎视眈眈。
正所谓,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不过话说回来,吕蒙此举虽说赢了,但赢得着实不光彩。
他偷袭荆州,彻底瓦解了本就貌合神离的孙刘联军,使得打败曹操进而北上的可能性彻底化为泡影。
可为何说吕蒙缺乏战略眼光呢?
这就绕不开鲁肃的榻上策。
起初,鲁肃主张占据长江以南地区,与曹操长期对峙,但后来局势发生变化,他便建议联合刘备,共同对抗曹操。
也就是说,刘备虽需防备,但北伐曹操才是重中之重。
毕竟南方人口稀少,资源匮乏,又不盛产战马,多种不利因素叠加,想要以南伐北,无疑是以卵击石。
赤壁之战后,刘备前来借荆州,鲁肃对此举万分赞同。
只因荆南地区人口稀少,资源也不丰富,也就产些粮食而已。
虽说此地战略位置重要,可作为北伐曹操的跳板,但江东人力有限。
要是江东自己占据这块地方,不仅会拉长自身战线,还会新增一处与曹操对抗的前线。
如此看来,倒不如把这块地方借给刘备,让他去和曹操 死磕,江东则坐收渔翁之利。
而且这借也不是白借的,刘备可是用其他地方来交换的。
所以鲁肃生前一直竭尽全力缓和孙刘之间的矛盾,一心致力于北伐。
他心里清楚,如果不能突破长江这道天然屏障,即便江东占据整个长江以南地区,也毫无意义。
然而吕蒙的主张却与鲁肃截然相反。
他觉得曹操势力强大,刘备相对弱小,攻打曹操难度太大,不如先对付刘备。
这是什么逻辑?
就算刘备被消灭,江东难道不还是曹操砧板上的鱼肉吗?
但吕蒙可不管这些,他只知道合肥这块骨头太硬,自己啃不动,还不如先把盟友吞并,壮大自身实力。
颇有一副“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架势。
后来吕蒙也确实这么做了,并且成功得手了。
所以说,指责吕蒙背刺盟友,只能说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全怪他。
但要说吕蒙战略眼光有问题,那可真是没得洗。
人是复杂多面的,单纯用胜负、正邪来评判难免片面。
而且吕蒙攻打关羽最多只能算是背刺,虽说手段不光彩,但他其实并没有下死手。
真正下死手的是孙权,谁也不知道孙权当时发的什么疯,说斩杀关羽就直接斩杀了。
估计刘备自己都没想到,他这个大舅哥居然来真的。
“既然如此,那就任命吕蒙为讨北中郎将,统领一万水军,出兵征讨合肥!”
鲁肃听闻这个消息,整个人都麻了。
这孙仲谋到底在搞什么鬼?!
虽说曹操此时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雁门关,但合肥的兵力可从来没减少过啊!
况且合肥和寿春相互呼应,即便拿下合肥,江东也根本守不住啊!
鲁肃可不是只会散财、动动嘴皮子的老好人。
他的修为颇高,达到了四星虎将,统兵能力也不容小觑!
当初袁术派人强行征召鲁肃为官,鲁肃却和对方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