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说到底,晏明远和钱雅芝不过是面子上敬着她罢了。  那些个狗仗人势的奴才,若是做得太过,老夫人还能寻个由头发落几个。 

 可若是钱雅芝铁了心要护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硬说没影儿的事,老夫人也是一点法子都没有。 

 那些年,她们祖孙俩,拼了命也只能护着晏清澜活着。 

 旁的,想都别想。 

 晏老夫人颤巍巍地伸出手,紧紧攥住晏清澜的手,那双浑浊的眼睛里,早已蓄满了泪水。 

 “阿清啊,你小时候,瘦得就跟那刚出窝的小猫崽子似的,风一吹就要倒。” 

 她哽咽着,一行老泪顺着脸颊滑落。 

 “你每次病了,祖母这心就跟油煎似的,生怕你熬不过去。” 

 “你娘……唉,你妈就是个铁石心肠,你病得起不来床,她连个医生都懒得帮你找。” 

 晏老夫人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开心的事,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 

 “不过,现在好了,都好了。祖母听说你如今功夫可了不得,之前可是救过八皇子的命,真是……” 

 她擦了擦眼角的泪,声音里带着几分骄傲。 

 “厉将军和厉夫人都是顶好的人,把你照顾得这样好,祖母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谢他们才好。”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眼眶又红了。 

 从前,晏清澜有个头疼脑热,都是晏老夫人衣不解带地守着,亲自去请大夫,喂药。 

 偶尔,晏明远若是在家,或许会差人去请个大夫。 

 也仅仅是偶尔罢了。 

 晏清澜也曾写信给晏老夫人,说她在临川一切安好。 

 可晏老夫人哪能信呢? 

 这孩子,从小就报喜不报忧,再苦再难都自个儿扛着。 

 如今亲眼见了,她才算彻底放下心来。 

 晏芸清从袖袋里掏出一个精致的小册子,递到晏清澜面前,伸手轻轻捏了捏她的脸颊,带着几分宠溺。 

 “好阿清,姐姐清楚你现在啥都不差,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 

 她顿了顿,正色道:“这本册子你且收好,里头可不是那些个俗物。阿姐我将这汴京各家夫人、千金的底细都摸了个遍,脾气秉性、喜好忌讳,值不值得结交,全在上头。” 

 晏芸清叹了口气,眉宇间染上一层淡淡的忧愁。 

 “汴京这潭水,深着呢。”她把声音压得极低,几乎是贴在晏清澜耳边说的,“你初来乍到,凡事多留个心眼。宫里头过几日定要办归朝宴,你仔细着些,别着了道。” 

 她反复叮咛,还是不放心。总觉得阿清虽然看着稳重,可到底单纯,容易吃亏。 

 听到“归朝宴”三个字,晏老夫人原本稍稍舒展的眉头又紧紧地皱了起来。 

 她下意识地握紧了晏清澜的手,仿佛生怕一松手,这个失而复得的孙女就会再次消失不见。 

 “阿清,外人就算了,只是你娘……” 

 晏老夫人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沉沉地叹了口气。 

 “你娘那儿,你需得提防着些。这话,本不该我这老婆子来说……” 

 这话要是传出去,指不定要被人笑掉大牙。 

 哪有做祖母的,提醒孙女提防亲娘的? 

 可这又能怎么办呢? 

 要是钱雅芝是个好的,她又何至于此? 

 她这苦命的孙女啊,她是真的怕了。  提起钱雅芝,晏芸清抿紧了唇,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