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乔南 作品

第四十四章 老死不相往来

 县城里买来的菜种,则洒在了周家后院的三分地里。  春日什么都见风长,到了三月里,后院郁郁葱葱的。 

 豆角辣椒都出了苗,小葱大蒜更是一茬茬地出。 

 这日小月儿吃饱奶,睡着了,红果把摇篮放正屋里,自己在后院摘菜。 

 菜长太密了得即时采摘,不然影响根系,后面的新苗长不大。 

 院门口响起声音。 

 红果没在意,想着应该是王婶过来了。 

 出了月子,王婶她们就回家去了。 

 春天要种菜种红薯,家里还养着鸡和猪。 

 她和山子翠柳也不能长期在周家住着。 

 好一会儿没听见王婶声音,红果起身,往前院张望,瞥见一个鬼鬼祟祟的影子,一晃而过。 

 她顿时起了疑心,赶紧进屋,抱起小月儿,追出去。 

 院门开着,却不见人。 

 青豆领着香豆绿豆去地里给红薯间苗了,三岁的甜豆跟着姑姑一起在后院抓青虫玩呢。 

 红果想了半天,这村里总共也就二十来户人家,很少有外来人口进出。 

 那人肯定是钱氏或者刘桂花,偷偷摸摸进来,想干啥? 

 不是偷东西,就是想打探家里的情况。 

 这几个月,因为她生娃坐月子,一直拘着青豆几个,不咋让出门。 

 反正前后院那么大,他们在家里玩,也转得开。 

 午时刚过,青豆领着弟弟妹妹回家了。一进门就惊呼: 

 “姑姑,堂屋里的两张靠背椅呢?” 

 红果这才发现,堂屋里八仙桌旁,原本两张老榆木雕花靠背椅的,光天化日之下,竟然不见了! 

 这两把椅子,得一两多银子,红果一想,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这屋里是周贵山修缮的,几件新家具也是他花银子打的。 

 肯定是钱氏,舍不得这几件家具,又搁不下脸面,上门来要,所以偷偷摸摸来取。 

 “不用管了,把厢房那两条长板凳搬过来坐吧。” 

 红果让香豆看着小月儿,自己去灶间做饭。 

 她盘了下帐,年前得的那笔银子,花到现在,只剩十几两了。 

 不能坐吃山空啊,得进山采挖些能卖钱的东西。 

 李掌柜列的药单子,红果一直好好收着,吃过饭拿出来细细盘查了一番。 

 春天能挖的品种不少,她幼年在大屿山里长大,知道山里麦冬和地黄不少。 

 其实山里人春天最常采的是竹笋和蘑菇。 

 可太多人抢了,原主记忆里甚至有村民为了一片竹笋大打出手。 

 红果不打算跟村里人争这些既常见又卖不上价的资源,最多顺手采点晒干了自家吃。 

 要进山,就得挖些能卖上价的。 

 说干就干,这日红果把王婶请到家里照看月儿几个,领着山子,青豆和香豆进了山。 

 月儿三个月了,白日里喝点羊奶也好,补充营养。 

 红果奶水不算多,出门时喂一顿,能管三四个时辰不涨奶。 

 今日不打算进深山,先村后两个山头转转,下午也就回来了。 

 地黄和麦冬李掌柜给的价格都是三十到五十文一斤,看品相而论。 

 红果运气不错,进山便找到一片麦冬,挖了有五十多斤。 

 顺道还采了十几斤蘑菇,另一片竹林里挖了四十多斤竹笋。 

 这些晒干了,够吃上一段时间了。 

 最可喜的是,她竟然在竹林深处找到竹荪! 

 这东西怕是当地人不知道可以吃,更不懂它的营养价值。 

 所以根本没人采摘,大片大片的长在枯竹根上,有些已经腐烂,真是可惜。 

 红果也不去找麦冬地黄了,招呼山子三人,把这一片的竹荪全部挖了下来。 

 “姑姑,这东西能吃吗?像蘑菇又不是蘑菇,麻麻擦擦的,还这么臭,能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