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2章

 “太祖对贪官污吏施以重典,胜过历朝历代!”  “然而哪怕是凌迟、剥皮揎草,也难以阻止贪腐。” 

 “由此可见,要想彻底根除贪腐,就如同要扫除天底下的灰尘一样,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云逍继续给崇祯上课。 

 反腐是历朝历代,也包括后世的无解命题。 

 实现零贪腐,那是乌托邦式的幻想,是不可能存在的。 

 后世的反腐制度、手段,按说是很先进了吧? 

 可贪腐同样也在与时俱进,电子货币、虚拟资产、加密货币等新技术,隐蔽到你根本无法审计。 

 被视为反腐典范的坡县,反腐制度和手段够严密吧? 

 照样有国家级、部级高官贪腐。 

 至于某个漂亮国,倒是完全没有贪腐,那是因为人家直接出台法律,将贪腐合法化了。 

 “然而贪腐不能完全杜绝,却不意味着可以放任自流。” 

 “就如前些年的大明,若是上至朝堂阁臣,下至小吏,都视国家于百姓存亡于不顾,想法设法为自己谋利,那么大明迟早会亡国!” 

 云逍的话,成功勾起崇祯噩梦一般的回忆,不由得一个寒噤。 

 王承恩暗自咋舌,也只有国师敢把‘大明亡国’挂在嘴上。 

 这要是放在其他任何人身上,不被砍头都是万幸。 

 “吏治的核心,不在于彻底根除贪腐。” 

 “而在于构建权力与权利、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 

 “通过体制约束、道德教化,将其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也就是了。” 

 云逍也是有感而发。 

 以前他也深恨贪官污吏,恨不能如朱元璋那样,全部剥皮揎草。 

 这些年他站的角度不同,想法也发生了改变。 

 崇祯思索片刻,颔首道:“小侄明白了。” 

 不光是明白了云逍话中的意思,也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近年来推行的吏治革新,正是体制约束。 

 让刘宗周编制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这属于道德教化。 

 身为帝王,重点就该放在这两样上面,而不是亲力亲为去抓肃贪。 

 “我刚才所言,是否能让大和尚信服?” 

 云逍见那老僧面有讥诮之色,于是开口向他问道。 

 “阿弥陀佛!”老僧念了声佛号,将脸上的异色收敛起来。 

 接着他不温不火地道:“老衲只是体恤民生艰难,不大懂公子所说的这些大道理。” 

 云逍‘呵’了一声,“那就再谈谈,你所谓的民生艰难。” 

 “这位老丈贵姓,哪里人氏?” 

 云逍目光在屋内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一名农夫打扮的百姓身上。 

 那百姓有六十多岁,面庞黝红,皱纹如犁沟深嵌,身上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棉袄,腰束草绳。 

 “小老儿邱长贵,就是这得胜驿人氏。” 

 老农慌忙站起身来,局促地答道。 

 “随便唠唠,不必紧张。”云逍和颜悦色地问道,“家里有几口人,多少田?”  邱长贵答道:“家里有七口人,田三十五亩。” 

 立即有人提出质疑:“你自己的田,还是租别人的?” 

 “以前家里只有五亩薄田,这几年那些官绅老爷们的田也要缴田赋,只有把田贱卖了,我家老大在遵化的钢厂做事又赚了点闲钱,于是又购了三十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