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章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好一个文章道德圣人家,呵!” 

 云逍一声嗤笑,神情、语气,极尽嘲讽。 

 孔衍植面红耳赤,当即大叫起来:“构陷,这是构陷!” 

 “衍圣公,您别急!” 

 孙光‘嘿嘿’一笑。 

 “这里有沛县令,以及徐州府出具的官文,足以证实此事。” 

 “不光是沛县圈占的地,其他各处,也都有地方官府出具的文书。” 

 “总不成这么多地方官府,联手构陷衍圣公府吧?” 

 文武百官一阵骚动。 

 兼并土地的事情,勋贵、官员、豪绅,哪个没干过? 

 可像衍圣公府这样,直接插个旗子,就直接把百姓的田给占了。 

 并且一次就占了三十万亩之多。 

 自己别说去干这种事,以前听都没听说过啊! 

 这他娘的,比盗匪都还要霸道。 

 更让百官震惊的是,这些证据,不可能是孙之獬一个小小知县能拿得到的。 

 这分明是国师以及皇帝,要对衍圣公府下死手啊! 

 众多儒生都沉默了。 

 有很多年轻的读书人,却依然半信半疑。 

 圣人之家,怎么可能会干这事? 

 完全颠覆三观啊! 

 锦衣卫接着又亮出新的罪证。 

 横征暴敛! 

 说实话,真正地主豪强,对佃户还算是照顾的。 

 他们也懂得,只有把羊养肥了,才能持续不断地薅羊毛。 

 竭泽而渔的事情,是极少有人干的。 

 并且多少还要顾及个名声。 

 要是名声臭了,谁还敢来投献? 

 可孔府却是肆无忌惮,根本不顾忌这个。 

 孔府的地租,正额地租高达五六成。 

 此外佃户交租时,还要受许多额外剥削。 

 “验升粮”、“斗尖”、“地皮”等等,花样百出。 

 向孔府交租,过一道门坎,就剥一层皮。 

 曲阜有句俗话,‘进了孔府步步难,步步血泪步步冤’。 

 在佃户交租银时,额外勒索的名目更多。 

 加耗,说银子有损耗,要由佃户负担。 

 凡交租银一两,就要加一钱八分的火耗。 

 戥头,就是银子过秤时的附加,好银每两加一钱,次银每两加一钱五分。  解费,运送银子的费用要佃户负担,每交租银一百文,再加四文做解费。 

 孔府每年还向佃户额外征收年例银、年例棉、年例布、年鸡和年猪。 

 孔府里的过年度节、婚丧嫁娶、生孩子、过生日,佃户还要交份子钱。 

 孔府开设的钱庄,佃户兑换一吊,只给八百。 

 向农民“放青”和贷“种粮”,春借一斗,麦后还二斗。 

 此外还霸占集市,收取税银,等等。 

 遇到天灾人祸,照样逃不脱重租、勒索。 

 天启三年,黄河决口。 

 山东郓城一百多个村庄被淹,房屋倒塌,死人无数。 

 孔府下令“就近追比”,到大堤上去捉人、拷打、逼租。 

 单是郓城红庙村,全村110户,有50多户给孔府当佃户。 

 遭灾时几乎颗粒未收,而孔府的租粮却一粒都不能少,少了也要治罪。 

 结果,全村有85户外出逃荒要饭,30多户共卖了67个孩子,饿死78人,有12户全家死绝。 

 (史上确有其事,不过时间点不一样) 

 这还只是其中一例罢了。 

 锦衣卫所列举的每一实例,都有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