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云逍原本打算,在吕祖观中多住上几天。  等血条完全恢复后,再回清华园。 

 谁知第二天早上就收到消息,袁可立卒了。 

 在河南的时候,袁可立就已经病重。 

 为了亲眼目睹征辽东大军回京盛况,他不顾病重,专程随云逍一起到京城。 

 来到京城后,袁可立见识了国泰民安,繁华盛世。 

 又看到崇祯与云逍,亲自为阵亡忠烈抬棺。 

 又目睹奴酋皇太极和众多建奴王公,被押解游街。 

 袁可立平生夙愿得偿,精神头反倒大好。 

 加上有名医调治,身体状况也日渐转好。 

 没想到,还是没能熬过这个冬天。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袁公千古!” 

 云逍一声叹息,心情变得极为沉重。 

 袁可立是云逍最为敬重的人之一。 

 他此时病逝,自然是要亲自前往拜祭。 

 云逍离开吕祖观。 

 入了城,直奔贤良寺。 

 --------------------- 

 贤良寺位于内城,紧邻皇宫。 

 虽然名称中有个‘寺’,却早就不再是寺庙。 

 以前贤良寺是十王府,也就是皇子就藩前,居住的集体宿舍。 

 后来贤良寺改为官舍,大部分外省官员进京时,就居住在这里。 

 崇祯之前赏赐了一座宅子给袁可立,他却坚辞不受,一直居住在贤良寺。 

 因此袁可立的灵棚,就设在贤良寺。 

 由于时间尚早,前来拜祭的,多数是袁可立在京里的亲朋故旧。 

 袁可立身为大明四朝元老,又多次主持乡试、会试,因此门生故吏极多。 

 此时很多门生故吏聚在一起,感怀不已。 

 “袁公仙逝,大明痛失栋梁!” 

 “可惜袁公雄才大略,却难抒其志,否则必是千古名臣!” 

 “袁公生死无暇,荣哀兼备,盖大明之宝臣,而亦后来学士大夫出处之榜样也!” 

 …… 

 说着说着,有人将话题引到了最近的时政风波上。 

 “袁公仙逝,朝廷又打算罢黜儒学,真可谓是多事之秋!” 

 “若是袁公尚在,定不会坐视朝廷自毁国基!” 

 “罢黜了儒学,大明还是大明,华夏还是华夏吗?” 

 “儒家乃阳刚之日教,光明俊伟,张乾道以自强,乃华夏正统,岂容颠覆?” 

 “我等圣人弟子,当奋起而高呼,绝不能坐视!” 

 …… 

 袁枢正忙着为父亲办理后事。 

 听到这边的议论,急忙出来劝阻。 

 父亲生前最为敬重的人,就是云真人。 

 你们在这儿含沙射影,就不怕父亲晚上去找你们谈话? 

 众人这才停止了议论。 

 就在这时,贤良寺的官员急匆匆地奔来,大声朝袁枢叫道:“快,国师亲自前来拜祭,快去迎接!” 

 众人无不骇然而惊。 

 通常情况下,官员故去,第一天除了亲朋故旧,很少有官员前来拜祭。 

 国师是何等身份? 

 那是大明的常务副皇帝。 

 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朝廷。 

 这边的灵棚才刚刚搭起来,国师就亲自来了。  足见其对袁可立的敬重。 

 同时也代表了朝廷的态度。 

 有人揣摩着,袁可立至少一个‘文忠’谥号是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