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通州。  太子朱慈烺、国师云逍子的船队,抵达官船码头。 

 次辅李标以及东宫、礼部众多官员,在码头迎候。 

 一行来到驿站,稍作休息。 

 云逍从李标口中获知,崇祯的御驾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抵达顺义。 

 原本早就应该回京的,崇祯却执意驻驾顺义,正是为了等云逍自河南返回,然后一同入京。 

 云逍心中一声感叹。 

 收复辽东,踏平建奴,这是万世不朽之功。 

 崇祯这么做,无非是要自己与他共享这份荣耀。 

 大侄子,真的是有心了啊! 

 云逍却毫不犹豫地说道:“转告陛下,我先行回京,在德胜门恭迎王师凯旋!” 

 “下官遵命。” 

 李标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 

 如果国师没有拒绝,他也要委婉劝谏。 

 御驾亲征,大胜还朝,这一切荣耀,本来就该归皇帝独有。 

 跟皇帝分享,那可是大忌。 

 虽说皇帝不在意这个,可谁能保证以后,会不会成为别人攻讦的借口? 

 不愧是国师,早就看透了这一点。 

 “这是礼部商议的班师之仪,内阁审定后送呈皇后娘娘阅览,娘娘并无异议。请国师定夺!” 

 李标将一份文书,呈给云逍。 

 大明的繁文缛节极多。 

 《大明会典》上专门制定了亲征之仪,程序极为隆重、繁琐。 

 大明从开国到现在,共传十六位皇帝。 

 然而满打满算,御驾亲征的只有五位。 

 老朱当了皇帝之后,基本上就不再亲自提师征进了……主要是手下名将太多,随便拉出来一个都能吊打四方,根本轮不到他亲自出手。 

 朱棣是个亲征狂人,多次率军深入沙漠“搜虏”。 

 一会儿打瓦剌,一会儿打鞑靼,专挑强的打。 

 不得不说,历史上像朱棣如此亲征,且战绩明显的,极为少见。 

 朱瞻基也亲征过,不过是小打小闹,象征意义较多。 

 下来就是威名赫赫的大明战神、叩门天子朱祁镇了,一次亲征,把大明的国运都给整没了。 

 再后来就是朱厚照,他一共搞过两次亲征。 

 第一次,取得了应州大捷。 

 可回朝后,居然没有一个文官迎接,被当成了一个笑话。 

 第二次,宁王朱宸濠起兵叛乱。 

 朱厚照兴冲冲地再次御驾亲征。 

 谁知行军到半路上,就得到消息,朱宸濠被王阳明给活捉了。 

 除了这五位,其他皇帝都无亲征的履历,甚至大多数终身都未出皇城一步。 

 崇祯这次御驾亲征,一举消灭建奴,单论战功,绝不逊色于朱棣。 

 并且他此时的威望如日中升,班师回朝的时候,不论怎么庆贺都不为过。 

 云逍将礼部定的大典程序,大致翻看了一遍。 

 除了百官、万民相迎,还有午门献俘、祭告太庙、祭祀天地等传统礼仪。 

 不可谓不隆重、浩大。 

 云逍最是厌烦这种繁文缛节,自然看不出个好歹来。 

 总觉得其中像是少了点什么,却又说不出是什么。  云逍也没有细想,直接说道:“我无异议,送呈陛下御览吧!” 

 谈完公事,二人又寒暄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