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

 偏殿中,几名官员正襟危坐。  除了薛国观、南居益,李精白以及河南巡抚、布政司衙门的主官都到了。 

 坐在末位上的一名男子,年过五旬,头发花白,神情木讷,一身布衣。 

 薛国观看了一眼他脚下的草鞋,不由得眉头微蹙。 

 然后郑重其事地叮嘱道:“成仲,稍后国师当面,可不要有什么失礼之处!” 

 那男子唯唯诺诺地道:“草民明白。” 

 薛国观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人便是前工部尚书,兼总理河道提督军务(河道总督)张九德。 

 此人为官极为务实、能干,并且在治理黄河水患上颇有建树。 

 崇祯当了皇帝之后,张九德被定为阉党,因此罢官为民,一直在家中赋闲。 

 这次云逍打算重新起用张九德,主管河道治理事宜,对他而言无疑是天赐良机。 

 谁知他到了开封之后,薛国观才发现,此人并无重回朝堂的想法,多次提出请辞。 

 在治理黄河的规划方面,张九德给出的意见,也是中规中矩,让薛国观大为失望。 

 薛国观担心等会儿见到云逍,张九德又要当面推辞,因此特意出言提醒他。 

 云真人有心起用你,你却不识抬举,要是激怒了云真人,让你在家养老都不成! 

 张九德欲言又止,最后无奈地叹了一声。 

 他又何尝不想重归朝堂,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 

 然而治理河道,又谈何容易? 

 治好了,算不上什么功劳。 

 治不好的话,一旦出了事就要背锅。 

 并且治水耗费巨大,当中牵扯到无数人的利益。 

 治水是次要的,权衡各方的利益,才是最为重要,并且比治水还要累。 

 不光是某个官员的利益,还牵扯到地方的集体利益。 

 当初自己是怎么被罢官的? 

 哪里是因为阉党? 

 而是因为当河道总督的时候,触碰到了很多人、很多地方的利益,结果被人联手赶出朝堂。 

 上次只是丢官。 

 自己要是再接下这个烫手的山芋,说不定连身家性命都不保不住。 

 还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推辞掉! 

 这时云逍自后堂走了出来。 

 官员们纷纷起身行礼。 

 等众人坐定,薛国观将两份文书交给云逍,“这是这些日子,我们一同商议后,拿出来的治河以及河南水利工程的章程,请云真人审阅。” 

 “我哪里懂什么水利上的事情?” 

 云逍摇头一笑,随手拿起一份文书。 

 李精白顿时紧张起来。 

 这份文书是河南水利工程的规划。 

 正是由李精白主持,河南巡抚衙门、布政司的官员协助,呕心沥血写出来的。 

 国师要是不满意,不光是这些天的心血白费了,对他的声望也是一次沉重打击。 

 云逍大致看了一遍。 

 规划书中,对河南各地的山川河流地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然后因地制宜,修筑堤坝、疏浚河道沟渠,修筑灌溉工程。 

 云逍的确是不懂水利工程。 

 不过也能从规划书中看出,李精白十分用心。 

 “不错!”  云逍合上文书,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