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接下来数日,云逍每天除了在城内四处走走看看,并没有其他任何出格的举动。  这让唐藩宗亲越发惴惴不安,人人自危。 

 这天清晨,云逍刚刚起床,锦衣卫送来一封信。 

 这封信来自京城,却是崇祯在辽东拍电报给内阁,由内阁通过锦衣卫转到河南。 

 大侄子在电报中,表达了对叔父的思念,同时对叔父为国事操劳,而深表愧疚。 

 最后十分隐讳地提了一句,若是凑不够银子,河南的水利工程可以从长计议。 

 云逍明白崇祯的意思。 

 他是想让自己对周藩高抬贵手。 

 这倒也不奇怪,崇祯毕竟是老朱家的大族长,事情闹大了,他将承受巨大的压力。 

 云逍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这时侍卫前来通报,唐王朱聿键派人前来拜见。 

 “唐王?” 

 云逍一阵诧异。 

 朱聿键的封地在南阳,与开封相隔六七百里。 

 他派人过来做什么? 

 云逍命人传见。 

 等洗漱毕,吃过早点,这才来到王府前府的客堂。 

 早在殿中等候的一名青年,见状立即上前下跪:“唐王府奉国将军朱成炜,拜见国师!” 

 云逍摆摆手,“你既是宗亲,不必多礼。” 

 谁知朱成炜依然坚持恭恭敬敬地磕了几个头,这才起身。 

 然后低头垂手肃立,神态异常恭谨。 

 云逍打量了他一眼,见他衣着朴素,面容削瘦,看上去却极为干练,不由得点点头。 

 老朱的子孙多废物,眼前的这位显然不是。 

 云逍开口问道:“你是皇室宗亲,为什么要对我行此大礼?” 

 按照大明礼制,奉国将军是妥妥的从三品,岁禄六百石,见到一品官员也不用行跪拜大礼。 

 “国师对我一家,有救命大恩,唯有结草衔环相报。” 

 “今日终于有幸拜会国师,不行大礼,不足表我内心感激之情。” 

 朱成炜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 

 云逍奇道:“我什么时候救过你一家?” 

 朱成炜一五一十地道出原委。 

 他本是南阳唐王一系的宗室子弟,郡王曾孙,可谓是根正苗红的朱家血脉。 

 可朝廷对宗室的岁禄一再削减,并且还经常拖欠。 

 加上按照祖制,宗室子弟不能从事士农工商,以至于朱成炜一家,活命都成了问题。 

 朱成炜的妻子好不容易生了一个女儿,由于无法养活,准备将其抛弃荒野,自生自灭。 

 甚至朱成炜已经做好了,去当强盗的打算。 

 幸好这时候,朝廷解除了藩禁,准许宗室子弟科举、务农或是经商。 

 并且对家境贫寒的宗亲,提供粮米,助其渡过难关。 

 这一政令,正是出自云逍之手。 

 朱成炜一家这才得以续命,因此对云逍感恩戴德,甚至在家中为云逍立了长生牌位。 

 后来朱成炜又进入唐王开办的水泥厂做事。 

 由于他识文断字,脑子够灵活,做事又肯出力,很快就出了头。 

 去年,朱成炜得到唐王朱聿键的赏识,将其调到唐王府做事。 

 云逍听了朱成炜的经历,不由得感慨万千。 

 朱元璋推行‘亲亲政策’,而朱棣、朱瞻基又用各种手段,将朱家子孙彻底阉割,成了只知享乐的废柴。 

 庞大的宗室,最终压垮了大明财政。  可受益者却是高层宗亲,那些中低层的宗亲,同时也是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