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清华园。  云逍与崇祯在湖畔漫步。 

 “叔父妙计,皇太极此番必定中计。” 

 “眼下只需暗中筹备妥当,明春朕即可御驾亲征,一举踏破辽东!” 

 崇祯显得有些亢奋。 

 倒也不怪他沉不住气。 

 大明的心腹大患,将来令华夏沉沦三百年的建奴。 

 眼瞅着,就要在自己的手里彻底被解决。 

 光是想想,都让人鸡冻万分啊! 

 等灭了建奴,歪脖子树的隐患,彻底没了。 

 自己最起码,也能比肩太祖和成祖吧? 

 “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上,却要高度重视敌人。” 

 云逍也满心期待,却还是习惯性地给大侄子泼凉水。 

 皇太极可是个厉害角色,万万不敢轻视。 

 稍有不慎,就会重演萨尔浒之战。 

 “叔父所言甚是,是侄儿轻浮了。” 

 跟着叔父混了这么久,崇祯早就不是吴下阿蒙。 

 ‘每临大事有静气’,叔父的教诲,一直都不敢忘。 

 “接下来该如何作为?” 

 云逍没有作答,反问道:“李愬雪夜入蔡州,知道吧?” 

 崇祯点点头。 

 身为皇帝,自然是要通读《资治通鉴》。 

 唐朝中期名将李愬雪夜袭取蔡州,擒获吴元济之役,是奇袭战的典型战例,在历史上赫赫有名。 

 要是这个都不知道,那就枉为大明天子了。 

 云逍谆谆善诱:“历史上的奇袭战,枚不胜数。” 

 “楚霸王项羽奇袭彭城,韩信暗渡陈仓,邓艾偷渡阴平,李靖的夜袭定襄,等等。” 

 “李愬雪夜入蔡州之战,无论是作战规模、歼敌数量,还是激烈程度,都要稍逊于这些战例。” 

 “为什么这一战,后世评价却要高于之前的战例?” 

 “侄儿鲁钝,想不出其中原由,请叔父明示。” 

 崇祯停下脚步,思索良久,最后苦笑着摇头。 

 如今的大侄子,内政8,军事方面顶多6,搞不懂这些倒也正常。 

 “项羽奇袭彭城时,刘邦认为稳操胜券,项羽不可能短时间内赶回来,所以天天饮酒庆功,把项羽从咸阳掠走的玉帛、玉人收归己有。” 

 “韩信暗渡陈仓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敌人麻痹大意。邓艾偷渡阴平成功,是因为姜维以为阴平天险,同样是由于大意。” 

 “李愬雪夜入蔡州之战,之所以能够被公认为是奇袭战的巅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与其他奇袭战的出其不意,更多是来自于李愬教科书般的‘微操’。” 

 李愬雪夜奇袭蔡州之战,《资治通鉴》上写的就像是一篇爽文。 

 可事实上哪有那么简单? 

 雪夜袭蔡州,就如同最后的那一哆嗦,的确是爽歪歪。 

 可最后的这一哆嗦,是经过很多铺垫才得来的。 

 李愬在前期,做了大量堪称是教科书式的‘微操’。 

 麻痹敌人,示之以弱。 

 攻心战,剪其羽翼。 

 反间谍战,特种作战。 

 这才有了最终的雪夜奇袭,出其不意,一剑封喉。 

 “皇太极极为精明,此时又到了建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一举一动都是小心谨慎。”  “万万不能有一丝侥幸,将胜利寄托于皇太极的疏忽大意或是失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