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御史们率先发难。  从朝鲜、大同战事,以及陕西民乱开始说起。 

 然后对卢象升、赵率教、洪承畴进行弹劾。 

 有理有据,冠冕堂皇,振振有词。 

 其实,卢象升和洪承畴都是文官。 

 可他们都是‘重武’的支持者,属于文官集团的叛变者。 

 弹劾他们的,正是为了打击武臣。 

 兵部尚书李邦华,以及勋贵、武臣,纷纷下场反击。 

 文官中的重量级大佬也随即出手,将事情引申到‘重文抑武’的祖制上。 

 并将建奴攻占朝鲜、林丹汗进犯大同的事情,同兵政改革联系在一起。 

 对于东江镇、辽西、独石城等大捷,也有提及……那些都是武将的本分,该赏的也都赏了。 

 文官们的言语中,处处都是江山安危,声声都是黎民福祉。 

 一时间,朝堂上唇枪舌剑,刀光剑影。 

 “文武分途,以文抑武,乃是祖制,岂能轻易改变?” 

 “武人浴血沙场,乃是其本份,又怎能如此推崇武人?” 

 “文,是治理国家之核心,而武只是应对外敌的手段,绝不能相提并论!” 

 “武人粗鄙,只需出些蛮力,豁出去即可,可文官却是劳心劳力,二者岂能同日而语?” 

 …… 

 论嘴皮子工夫,大明的文官说自己是第二,绝对没人敢自称第一。 

 再加上文尊武卑,是多年以来形成的风气。 

 武臣、勋贵们的骨头,早就被打断了。 

 万历初期,威震辽东的宁远伯李成梁、战功赫赫的戚继光,在给张居正写信时,要用‘门下沐恩小的某万叩头跪禀’作为开头。 

 李成梁、戚继光都是如此,可想而知其他武将勋贵,在面对文官时会如何。 

 有一牛姓副总兵,在给浙江巡抚张永嘉的信中,极尽卑微的写上了‘走狗爬见’四个字。 

 文官将武将勋贵视为家仆,都已经成了惯例。 

 又岂是短短数年的工夫,就能改变的? 

 此时勋贵、武将们,又哪里有底气跟文官辩论? 

 于是很快就败下阵来。 

 兵部的官员同样也是文官,除了李邦华,没几个人愿意自绝于文官集团,于是纷纷偃旗息鼓。 

 温体仁愁眉苦脸地站在那里。 

 很显然,他这个百官之首的首辅,压不住场子,已经在廷议上失去了话语权。 

 等这次廷议过后,即使百官不弹劾,他也坐不稳首辅这个位置。 

 谁能想到,老温此时肚皮都快笑破了。 

 上弹天,下弹地,中间还要弹空气,你们祖上是弹棉花的? 

 使劲儿弹吧! 

 等会儿,把你们的脑浆子都给弹出来。 

 崇祯端坐御座之上,高高在上,神情淡漠,看不出喜怒。 

 《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上,反派们上蹿下跳,张狂霸道。 

 然后主角大手一挥,一巴掌将反派拍死,从此世界一片清静。 

 这种感觉,真是不要那么爽! 

 叔父,诚不我欺! 

 廷议持续了一个多时辰。 

 文官们该说的都说了,该弹劾的也全都弹劾了。 

 接下来就等皇帝表态了。 

 要是不给百官一个满意的答复,那就……罢朝! 

 “还有谁?” 

 崇祯忍不住打了一个呵欠,然后给了刘兴祚一个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