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小心!”  乙邦才正要解开纸包,云逍忽然一声轻喝。 

 吓得乙邦才一个哆嗦,险些将纸包丢到地上。 

 云逍上前将纸包接过来,郑重其事地放到一旁的石台上。 

 众人见状,越发好奇。 

 云逍退到后方,朝着石台上的纸包,深深一揖。 

 官员、僧人们见状,也都纷纷跟着躬身行礼。 

 云逍示意张国维:“张大人,你来吧!” 

 井底中的这个东西,极为重要。 

 在历史上,原本是数年之后,被承天寺里的僧人发现,然后由张国维刊印。 

 因此云逍才特意让他来解开谜底。 

 张国维上前,小心翼翼地打开纸包。 

 这纸包分为内、外两层。 

 外面一层有字,中间写着‘大宋铁函经’、‘德祐九年佛生日封’。 

 旁边有两行对联: 

 大宋世界无穷无极; 

 此书出日一切皆吉。 

 众人面面相觑。 

 一本宋朝的古书而已,至于如此郑重? 

 故弄玄虚! 

 张国维拨开纸包外层。 

 就见内包纸上,写有‘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封’十字。 

 “竟是宋人郑思肖遗物!” 

 在场众人纷纷发出惊呼。 

 提到郑思肖,后世极少有人知道。 

 那是因为他的著作,被后来的螨清给封禁了。 

 然而此人在大明,却是赫赫有名。 

 郑思肖,宋末诗人、画家。 

 原名郑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一部分。 

 “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一身浩然气,千古流芳。 

 郑思肖在宋亡后自称“大宋孤臣”。 

 其所作诗文,几乎无一篇不是忠君爱国,以及对“夷狄”表现出极端蔑视和排斥。 

 南宋灭亡后,元朝入主,许多文人纷纷投靠新朝。 

 赵宋宗亲赵孟頫,赵匡胤十一世孙,与郑思肖书画齐名,二人交情莫逆。 

 但是后来赵孟頫投靠元朝,接受蒙元恩赏,加官封爵。 

 郑思肖深感不耻,断然与赵孟頫绝交,永世不相往来。 

 郑思肖尤喜画兰。 

 他画的兰花非常奇绝,有根却不见土。 

 别人追问其为何,他说,故土不复存在,你没看见吗? 

 正是这种气节,郑思肖深受大明文人追捧,在明人的心目中,地位与文天祥相当。 

 没想到在承天寺的井中,竟然找到三百多年郑思肖的遗物。 

 张国维屏住呼吸,越发的小心,拆开内层纸包。 

 里面竟包裹着好几叠文稿。 

 张国维用颤抖的手,翻开文稿。 

 “《心史》!” 

 “这是郑思肖的《心史》!”  张国维一声惊呼。 

 所有官员都激动了起来。 

 《心史》,包含诗250首,文30篇,前后自序5篇等。 

 后世人极少听说这本书。 

 然而此书对后世的影响之大,根本无法估量。 

 此书在明末问世后,轰动一时。 

 这本书对于江南士人而言,不能说是张无忌得到《九阳真经》吧,起码也是郭靖无意中找到了《九阳真经》。 

 此书经张国维刊刻出版后,在学林中广泛传播,成为江南士人砥砺气节之源泉。 

 此书在传抄刊刻的过程中,为之作序、题咏的文人超过百位。 

 其中包括顾炎武、黄宗羲、张煌言、屈大均、陈恭尹、归庄、黄淳耀等仁人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