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云逍稍作酝酿,然后向毕自严问道:“毕阁老总理户部多年,你说说,崇祯二年和三年的国库收入,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  账本就撞在毕自严的心里,他不假思索地说道:“除开查抄晋商、河南缙绅家产所获,财税增幅最大的,莫过于工商税。” 

 大明的财政来源主要有三项:农业税、盐税、工商税。 

 其中农业税占大头,盐税次之。 

 而工商税占的比例,不足两成。 

 去年农业税、盐税大体不变,却减免了三饷这个大头。 

 国库收入却反倒增多了,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工商税大幅度增加了。 

 大明工商税收,主要有坑冶课、酒醋课、商税、关税等。 

 盐茶实行专卖不在工商税之列。 

 增多的工商税,主要是商税、关税。 

 这得益于开海禁政策,以及海路的开通,使南北贸易量倍增。 

 水泥厂、银行贡献的赋税,也是一笔相当大的数目。 

 云逍颔首道:“短短一年,财税就有了如此之大的改观。由此可见,工商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至关重要。这一点,几位应该不会否认吧?” 

 除毕自严和南京户部尚书以外,其他人虽然心中有些排斥,却不得不承认。 

 两千余年的各代帝王,重农抑商都是其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 

 士农工商,农业被称为“本业”,商业却被称为“末业”。 

 官员们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这种观念早就根深蒂固。 

 然而事实就摆在眼前,此时又身处因工商业而富甲天下的扬州。 

 云逍的话,毋庸置疑。 

 接着云逍通过大量的事例,来阐述工商业对国家的重要性。 

 太深的经济理论,他知道一些,却并未多讲。 

 而是通过大量的事实,来深入浅出地讲解。 

 解决辽东移民、京城流民,就足以证明,发展工商业能够解决劳动就业。 

 而大明如今土地兼并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 

 最能立竿见影解决这一问题的,也只有工商业。 

 水泥、王徵机(蒸汽机)等科技进步和创新,也都是源自工商业,反过来又推动工商业的飞速发展。 

 大明的官员虽然迂腐,却并不蠢笨。 

 并且自万历之后,大明的工商业蓬勃发展,对官员们的观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除了极个别的腐儒,大明的官员对工商业并不排斥……要靠这个捞银子啊,哪个官员家里没有自己的买卖? 

 因此云逍讲的这些,他们并不难理解,也不难接受。 

 “工商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 

 “工商兴,则富国裕民。工商衰,则国弱民穷。” 

 “如今大明积弊重重,唯有发展工商业,才是解决各种沉疴的良方。” 

 “这一点,我对陛下讲过,陛下深以为然。也请诸位务必牢记!” 

 云逍一番谆谆善诱,然后郑重其事地叮嘱。 

 建奴入关,不仅奴役大汉一族三百年,更是扼杀了华夏一次蜕变的机会。 

 资本主义萌芽! 

 至于工业革命,还没等冒芽,就被建奴给掐死了。 

 云逍要做的,不仅只是消灭建奴,更是要引领大明走向繁荣富强,让大汉一族永远屹立于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