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窑工们全都被崔管事的提议给吓住了。  北方的老百姓不比南方,多数是老实、温顺。 

 不到真正走到绝路,绝不会干出对抗朝廷的事情。 

 不过一旦干了,就一定会朝死里干,比如某个姓李的邮递员。 

 人群寂静了好一会儿。 

 一人结结巴巴地问道:“这,这不是造反吗?那可是要杀头的啊!” 

 所有人都面露畏惧之色。 

 “谁说是要造反了?” 

 “咱们这是走投无路了,问朝廷讨个活路!” 

 崔管事对窑工们一番诱导。 

 “万历年间,皇帝不顾窑工、脚夫们的死活,派太监到西山来收煤税。” 

 “靠煤矿吃饭的苦哈哈们没了活路,不得不齐心闹了起来。最后怎么着?” 

 “皇帝最后也不得不下圣旨,取消了煤税!” 

 “这次咱们拿不到工钱,今后一家子的衣食又没了着落,不去找朝廷,找谁去?” 

 这番话果然起了作用。 

 窑工们顿时被煽动了起来。 

 “没错,咱们辛辛苦苦挖了半年的煤,到头来一文钱拿不到,就该找朝廷要说法!” 

 “这要是没了活儿干,以后一家子还怎么活?咱们去求求朝廷,放咱们一条生路,这总不算是犯王法吧?” 

 “万历年,咱们这些苦哈哈能闹赢,如今这崇祯年,咱们为啥就闹不赢?” 

 “咱们又不是要当皇帝,只是找个活路而已,怎么就是造反?” 

 “一家人都要饿死了,造反又咋啦?” 

 “走,问朝廷要活路去!” 

 …… 

 一群被卖了还帮着数钱的穷鬼……崔管事眸子里闪过一抹得色,挥了挥手。 

 立即有人抬上一筐筐窝头,放到窑工面前。 

 “都敞开了吃,吃饱了,去京城,找朝廷讨活路!” 

 崔管事大声说道。 

 话一落音,窑工们一拥而上,疯狂抢夺窝头。 

 乙邦才无奈地叹了一声,也跟着挤了过去。 

 他可不像其他窑工那样没脑子,这次明显是那些窑主,把窑工们当刀使。 

 可想到家里的瞎眼老娘,以及待产的老婆,乙邦才别无选择,只能跟着一起干了。 

 妙峰山上的一幕幕,在西山各个矿山、煤栈中同时上演。 

 一队队衣衫褴褛的窑工、脚夫,在窑主的煽动下,走出矿井,走出西山,直奔京城而去。 

 不仅只有窑工、脚夫等靠煤矿吃饭的。 

 还有很多没有生计的流民,也全都闻讯赶来。 

 有如一股股细流汇聚在一起,化作了溪流,最终汇成了洪流。 

 顺天府收到消息,府尹刘荣嗣大惊失色,一边向朝廷汇报,一边亲自带着差役前去劝阻流民。 

 朝野震动。 

 京城中一片慌乱。 

 五城兵马司、京营全部出动。 

 城门紧闭,如临大敌。 

 流民们被堵在阜成门外,无法进城。 

 于是全都聚在城外。 

 京营的兵马出城,将流民围在中央,防止闹出民变。 

 然而这些都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人数又是如此之多,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要是真的引起民变,那可就真的是要闹出大乱子了。 

 闻讯而来的流民越来越多。 

 到了第二天早上,阜成门外的人群黑压压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