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会议暂停(第2页)
陈志远勉强抬起头,泪水鼻涕糊了一脸,他胡乱地用大褂袖子抹了一把,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就……就一个小时前……在中心医院……心衰……太突然了……我赶紧来告诉大家……”
他又一次哽咽得说不下去,只能用手死死捂住脸,肩膀剧烈地耸动。
“孙教授……” 江清河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喃喃地重复着,眼神依旧空洞,仿佛魂魄还未能归位。
季方语的指尖冰凉。
她记得江州国际联合化工刚刚成立财务部不久。
老厂条件简陋,他就坐在那张堆满了各种瓶瓶罐罐、纸张书籍的旧办公桌后面,戴着老花镜。
他对她说:“小季啊,钱要花在刀刃上,更要花得明明白白。我们搞研究的,最怕的就是辜负了大家的信任和投入。”
那份近乎虔诚的认真和对每一分投入的敬畏,让当时年轻的季方语深受震动。
那几句话,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托付,是她在这家风雨飘摇的新厂里坚持下来的重要支撑之一。
孙教授看他们这些后来者的眼神,总是充满了期待和鼓励,仿佛看着一颗颗能点亮未来的火种。
高艺文眼中的泪水无声地滚落。
孙教授,这位江州国际联合化工的第一代研发元勋,初代拳头产品“蜜语时光”核心技术的奠基人。
他的名字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职位定义,深深融入了这家老厂的骨血之中,成为一种象征——象征着纯粹的技术理想,象征着在极其简陋条件下筚路蓝缕的开创精神,象征着对产品品质近乎苛刻的坚守。
明朗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住,骤然缩紧,带来一阵尖锐的窒息感。
他下意识地抬手,按住了左胸口。
就在几分钟前,他还站在这里,面对着江清河近乎绝望的质问,面对着外资巨头随时可能碾碎他们的阴影,试图用“灵活”、“快速”、“人性化”、“用户关怀”这些词汇点燃一线希望,描绘一场以小博大的背水之战。
他的声音还带着破釜沉舟的激昂,还在强调线上是唯一的活路……而此刻,孙教授离世的消息像一盆冰水,劈头盖脸地浇了下来。
他那些关于未来、关于竞争、关于生存的话语,在一位奠基者溘然长逝的沉重事实面前,忽然显得那么空洞、那么轻飘,甚至带着一丝可笑的苍白。
他刚才在说什么?
线上是唯一的活路?
是避开巨头碾压的唯一维度?
他试图用“拼命”、“豁出去”来武装自己,来对抗资本和品牌的巨兽。
可现在,一位真正用毕生心血浇灌了这间厂子、赋予了“蜜语时光”最初生命的老人,无声地倒下了。
他为之拼搏、试图守护的这个“未来”,这个“机会”,它的根基,它最初的光亮,不正来自像孙教授这样默默无闻、甘于清贫的奉献者吗?
他们这些后来者,在争论着渠道、流量、烧钱、时间窗口的时候,是不是……太过于理所当然地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却忘了低头看看那支撑起一切的基石是否安好?
忘了去聆听那基石深处发出的、可能早已不堪重负的呻吟?
一种尖锐的羞愧感,混合着巨大的悲伤和茫然,如同冰冷的藤蔓,瞬间缠绕住明朗的心脏,让他几乎喘不过气。
他刚才在江清河面前的慷慨陈词,此刻像一根根无形的针,反刺回他自己身上。他甚至不敢去看江清河此刻的表情。
许晚晴的声音再次响起,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和众人翻涌的心绪。
她的声音比刚才更加低沉,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却也透出一种难以掩饰的疲惫和沙哑:“会议暂停。”
四个字,简洁有力,像一把刀切断了所有纷乱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