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粮草督运大管事苏定方
站在台阶上执礼的李俊想了想,觉得《从军行》比较适合,也只能对还不知道在哪里的王昌龄说声抱歉了。
时间到了,三十六支牛角号“呜嘟嘟”响了起来,随后十八面巨大的战鼓也响了起来。
牛角号响完,战鼓声慢慢的变得低沉。
随着鼓点,李俊朗声吟唱:“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李俊朗声吟唱的时候,鼓声也伴随着他声音的节奏变得高昂。
等李俊吟唱完,祠堂门口的十八面巨大的战鼓,便开始如雨点般密集的越来越响。
三十六支牛角号也随之“呜嘟嘟”响了起来,然后就是李氏庄子城墙上的所有战鼓也随之响了起来。
广场上四百九十个姬武将,随着鼓点开始吟唱这四句诗,随后庄子里面的所有李氏家生子也跟着吟唱。
这四句诗被李氏族人,吟唱出了惊天的杀气。
牛角号停下来后,三支李氏骑兵便开始滚动着出了庄子的城门,如雷的马蹄声便在这片大地上响了起来。
李俊看着这次跟着回老窝的孩子们,也都骑马呼啸在队伍的前后,心里开心极了。
族中许多四五岁的孩子,许多人还没有马腿高,但是他们在马身上按一下,就能翻身跃上马背,不用马鞍马蹬,也能纵马狂奔。
许多小豆丁咯咯咯大笑着,奶声奶气的呼喝着一会儿跑到队伍前面,一会儿又跑到队伍后面,小小的身子也配合着马儿的奔跑上下起伏,一个个都做到了人马合一,骑马一天也不会累。
当然了,陇西李氏族人或多或少都和草原民族一样,都有罗圈腿,这个因为骑马不可避免的缺陷,和从小长在马背上的草原民族一样,上马就是合格骑兵的陇西李氏二十一姓家生子,又怎么可能避免。
这个世界上哪里来的那么多的要,还要,又要的好事情?
上千个四岁到十六岁的孩子们骑马回老窝,他们的小狗儿则是吐着舌头跟着自已的小主人,那叫一个鸡飞狗跳。
大囡,二囡羡慕得都要哭了,抱着李俊的大腿,仰着头看着自已的这个无所不能的大兄。
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委屈巴巴的样子,让李俊不忍拒绝。
弯腰抱起软萌软萌的二囡,用手指捏一下她QQ弹弹的小脸,两人额头顶着额头顶牛。
知道自已的这个大兄有了安排,小丫头片子奶声奶气的咯咯咯笑得整个身子都颤抖。
李俊招手让胖丁和妞妞过来,把小丫头片子放在妞妞的背上,伸手在妞妞的大虎头上揉搓一会儿。
李俊心里也是感慨万千,谁能想到他能把中华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养在身边?
“嗯,女皇养成计划?似乎也是很有意思的样子。”
李俊心里叨逼叨,但是还是把和李顺娘一样懦懦弱弱,抱着自已的大腿羡慕得看着和她妹妹互动的大囡武顺娘抱起来。
李俊也捏一捏她的小脸,玩一会儿顶牛的游戏后,便把她放在胖丁的背上。
李俊不放心“调皮小子”胖丁,在它的大虎头上揉搓的时候,忍不住叮嘱它稳当点。
武家姐妹哪里管得了那么多?奶声奶气的咯咯咯笑着,“哇哦哇哦”的大呼小叫:“囡囡骑大脑斧啰,囡囡骑大脑斧啰,阿蛮姐姐,虎妞姐姐,你们等等囡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