笺上云书 作品

第404章 努力的方向,咸水作物

之前许关就想过这方面的问题,为什么非要去改造盐碱地呢?

盐碱地到处都是,改造起来费时费力,花费不菲,效果还不一定特别好。

去改造农作物不行吗?让它们真正能够适应高盐高碱的水土环境。

之前,人们把一部分精力放在改造盐碱地上,另一部分精力则放在农作物的高产、口味以及抗性等方面。

在农作物的耐盐碱研究方面却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现在是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只能算“浅尝辄止”、“隔靴搔痒”。

也就是说,现在的那些耐盐农作物品种并非真正耐盐,比如那些海水稻品种,噱头的成分更多一些,不了解内情的人可能会误会。

所谓的海水稻,并非是用海水灌溉的水稻,更不是直接长在大海里。

而是生长在盐碱地里,仍然是用淡水灌溉的。

人类现在并没有研发出真正的咸水农作物,海水稻只是“微微微微耐盐”,就好像菜肴辣度里面的“微微微微辣”。

许关以前想过这个问题,只是没有时间和契机专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他感觉,有基因剪映的帮助,研发出真正的耐盐碱农作物的难度并不算太高。

难点只在于理顺其中的技术原理。

许关把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何叔,我们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或者死胡同,农业发展的努力方向错了。

“从古至今,我们一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造自然环境上,把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变得适合耕种,变成‘良田’、‘沃土’。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盐碱、风沙、沼泽等土地才是主流,是它们的本来面目。

“我们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改造风沙、盐碱、沼泽地,是因为这些土地原本并不能、不适合生长农作物。

“地球上,盐类、矿物质才是最多的物质,而矿物质基本上仍然是无机盐。

“也就是说,土壤中本来就是充满各种盐类的,只不过有些盐类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有些却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须的。

“清除掉土壤中的盐类,才是真正的逆天而行,难度可想而知!

“我有时候就在想,我们努力的方向是不是错了,到底是改造盐碱地容易,还是改造农作物、让农作物可以在盐碱地上生长容易呢?”

何岳庭似乎被许关问住了,一时半会儿他还真的回答不上来。

许关说的是事实,土壤的主要成分就是矿物质(无机盐)、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无机盐是土壤的骨架,有机质则是肥力的重要来源。

人类竟然要定向清除土壤中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那部分盐类,这难度实在太高了!

全世界的盐碱地规模非常庞大,可能超过200亿亩,而全世界的可耕地总规模也就300亿亩。

这两个数据可能有重合的部分,但至少能够说明,盐碱地的规模是非常庞大的。

现在,科技已经这么发达了,人类都没有能力彻底征服盐碱地,更加说明改造盐碱地的难度巨大。

而另一个方向,去改造农作物,让它们可以正常地在盐碱地上生长,也并不容易。

农业专家们确实研发出了一些所谓的耐盐碱农作物,但它们也就是比普通作物强一点点,可生长的盐度环境基本在千分之3-5以下。

土地的盐碱度稍微一高,它们仍然难以生长,更不要说直接在咸水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