笺上云书 作品

第371章 风沙盐碱地,种植大豆

以前许家庄不买地,是因为人口少,底子薄,种不了那么多地。

现在到了发展的瓶颈期,大量购买土地的时机已经成熟。

不过购买河阳县的现有耕地自然是行不通的。

如果不能成片成片地批量购买,管理起来很麻烦,许关也不想夺人饭碗。

华国的土地基本上分为两种,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

集体土地是农民的根本,是农村稳定的基石,不可能大规模地出售。

之前购买新庄那4000亩土地只是个意外,原本也是国有土地。

佳禾公司能买,许家庄自然也能买。

还是只能购买国有土地。

大部分国有土地一般都是储备起来,作为后备土地资源,留着进行各种规划和经济建设的。

不过还有一类国有土地,有点特殊。

这类土地以现有的技术手段,很难利用或利用价值不大,比如荒山、沙地、盐碱地、污染土地等等。

对于这些土地,各地政府自然也是想利用起来的,也会花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进行治理。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总有一些土地难以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能维持现状都很困难,就谈不上开发利用了。

和其他省市一样,山南省也存在大量这样难以利用的土地。

其中大部分是风沙盐碱地,都是以前大河多次泛滥、改道留下的“遗产”。

这种土地在山南省比比皆是,就连省会新州也不例外。

比如新州附近就有一大片沙地,足有数千亩。

原本还有少量植被,后来当地管理者突发奇想,干脆破罐子破摔,反其道而行之。

将植被彻底铲掉,改造成了沙漠景观,每年竟然能够吸引几十万游客。

事实上,许家庄之前就坐落在一片巨大的沙丘之上,干旱、风沙、盐碱化严重。

许关之前就是利用这个Bug,扩大了村民的宅基地面积。

目前,许家庄一带的治理效果还可以,基本上把沙丘挖平了,把土地的盐度控制在了千分之二以下。

虽然还有一定的盐度,但基本上已经不太影响种庄稼。

包括河阳县在内,在一条狭长地带上,分布着大量的这种风沙盐碱地。

大部分都是固定或者半固定的大沙丘,盐碱度很高,大部分都在千分之五以上。

个别地方能达到千分之八甚至千分之十,几乎寸草不生。

为了维持这些地方的生态不继续恶化,这些风沙盐碱地很多都被收归国有保护起来,严禁开荒耕种、砍伐放牧。

这些土地对各地政府来说可能是个累赘,但对许关来说,这可就是一个宝藏。

因为他有嗜硅酸盐菌这个治理盐碱的大杀器。

当初河阳陵园被水泥污染,ph值高达12,盐度高达千分之十,只用了不到10天就能治理完毕,松柏恢复正常。

而这些风沙盐碱地大部分的数值还没有这么高呢,治理难度只能更低!

如果能够买下来治理一番,许家庄将拥有大量的耕地可以使用。

许关上网查了查相关的资料,山南省这条狭长的风沙盐碱带,目前至少有800万亩以上的难利用荒地。

不过,这里面到底有多少属于国有土地,却没有相关的数据,网上找不到公开的资料。

找不到公开的资料,那就只能找不公开的了。

朝中有人好办事,许关决定去县政府找准岳父何岳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