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壹 作品

第179章 落成——坦克生产车间

 “59式?”周洋默念一句,百思不得其解。\天-禧.晓-税\王¨ `埂`芯!罪·全\ 

 “您为什么会取这个名字?”周洋苦笑一声。 

 “中国人崇尚九五至尊,我不可能叫它九五式吧?所以,调了个头,就叫59式吧!” 

 “希望咱们的国产坦克,也能成为这个世界的九五至尊!” 

 “霸气!”周洋拍手叫绝。 

 林壹微微一笑,没有再继续胡编乱造下去。 

 59式中型坦克,国产代号wz120,是林壹年轻时,学造的第一辆坦克。 

 也是我国参考俄制t-54A中型坦克,设计出的第一代主战坦克。 

 该坦克全重36吨,乘员4人,最大时速50公里。 

 主炮是一门100毫米的线膛炮,源自俄国d-10t坦克炮,拥有稳定的穿深能力与良好的通用弹种适配性,能发射高爆弹、穿甲弹、破甲榴弹等多种炮弹,对敌方装甲、工事乃至野战阵地均具威胁。 

 全车可以携带34发炮弹,标准作战装载中约有一半为穿甲弹,其余为高爆破片弹,用于压制敌步兵与掩体目标。 

 火炮手动装填,炮长配有光学瞄准镜,虽未搭载火控计算机,但在当时己属主力战车配置,放到1940年,更是碾压日军坦克的存在。`如.蚊?蛧_ _追~嶵,新!彰!节\ 

 配合主炮使用的,还有一挺7.62毫米同轴机枪、一挺车体前方的机枪,以及车长座位上方的12.7毫米高射机枪。 

 这门高射机枪能对空压制低空目标,也能用于对地压制轻装目标,是早期坦克防护体系中的关键补充。 

 动力方面,59式配备了一台12150L型柴油发动机,v型12缸,功率为520马力。 

 坦克整体装甲为铸造与焊接混合工艺,车体正面与炮塔正面装甲厚度高达100毫米,足以应对常见的75~85毫米口径反坦克炮首接命中。 

 通信设备为895型中波无线电台,可完成短中距离指令传达。 

 周洋简单看了一遍59式的技术图纸,越看越心惊。 

 “这是...欧洲标准的中型坦克??” 

 林壹微微点头。 

 “咱们一上来就造中型坦克吗?不从轻型坦克开始??”周洋试探性问道。 

 “轻型坦克造了没意思,首接从中型坦克开始吧。”林壹点了点头。 

 “那产线怎么办?我们没有相应的机床。” 

 周洋蹙眉凝视着图纸,脑子里飞快盘算着各条产线的极限能力。 

 虽然他不懂坦克,但他对整个厂的生产能力和机床组成,了如指掌。¢精-武^暁?税*蛧\ -勉¢费`阅-渎* 

 他很清楚,仅仅是59式坦克那条超过七米的焊接车体结构,就意味着厂房高度必须加高三米以上,现有的大梁吊装轨道根本无法承载三十多吨重物的高频吊运。 

 而炮塔那个尺寸复杂的铸件,厂里压根连个适配模具都没有。 

 中型坦克?那可不是堆焊几块装甲钢就能搞定的,必须一体铸造! 

 “厂长!这炮塔得用整体铸造或者厚板焊接吧?咱们的电弧焊机没法连续作业超过六分钟,高压装配平台也只有三吨承载,别说车体总装,连底盘试装都放不下.....” 

 周洋低声道,眼睛扫到车体剖面图上那道螺旋状传动结构,不由得皱得更紧。